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高16.3厘米,长20.4厘米。木胎。呈鸳鸯形,由两半胶合而成,颈部作圆形榫卯结合,插入器身,头可自由转动。器身内部剜空,北部开有长方形孔,覆以浮雕夔龙纹盖,尾平伸,翅膀微微上翘,足作卷卧状。通体髹黑漆地施艳丽彩绘。颈部、前腹、足部均朱绘鳞纹,间饰黄色细点。腹部两侧绘两幅及其精彩的漆画:左侧绘撞钟、击磬场面;右侧绘击鼓、舞蹈场面。此器形象逼真,情趣高雅,器物造型与所绘漆画均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代表了战国漆工艺及漆画水平。 曾侯乙墓的埋葬时间,据墓中铜器铭文可确定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由此提供了此漆器的具体年代,十分珍贵。 参考文献: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