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刘冕)下周六将迎来国际档案日,本市16家档案馆将在下周举办43个展览,两万余件档案讲述北京的“改革故事”。 据介绍,6月7日至6月15日期间,16家档案馆举办43个...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张春海 吴文康)家族的历史折射出社会变迁和国家历史,家族的记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27日,以“家族记忆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华张氏文...
新华社石家庄5月31日电(记者许苏培杨知润)记者近日从河北省磁县文物保护部门获悉,磁县白土镇青碗窑村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发现一尊石象雕刻像,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为清...
新华社西安5月30日电题:孙周勇:古城石峁是“石破天惊”的大发现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李一博 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遗址,不久前出土了约4000年前的骨制口弦琴,这件...
“大白兔”奶糖、“泰康牌”辣酱油、“花牌”女鞋……这些上海老品牌不仅和市民有着强烈的情感联结,同时镌刻着上海制造业的辉煌。历时60余年的家庭账簿、上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
新华社长春5月30日电(记者刘硕)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成果显示:在该所与吉林大学今年4月对吉林省汪清县进行的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中,考古人员新发现含打制石器的地...
新华社西宁5月30日电(记者 李亚光)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委宣传部获悉,近日,称多县文联工作人员在该县称文镇白龙村发现143个古岩画群,其中最早的岩画个体距今约...
中国文化报讯 (驻江苏记者王炜)5月28日,由江苏省文化厅、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举行。 与会人员围绕“城墙保护利用与城...
新华社杭州5月29日电(记者冯源)“五千年并不遥远,穿过那间宋代酒肆的残垣断壁,从汉代人的墓地经过,我们便可望见五千年前的篝火……” 2016年,良渚古城遗址考古队...
也许只有在现场,你才会相信,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文献记载,它开凿于北魏,是可容纳3000余人的大型塔庙窟,形...
新华社香港5月29日电(记者丁梓懿)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图片展”,29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开幕典礼。...
新华社石家庄5月30日电(记者曹国厂)记者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了解到,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维修工程日前开工,先行修缮132米作为试验段,预计今...
【专家论坛】 两汉是中华民族学术繁荣的时代,无论是典章制度、文学艺术,还是经学、史学、天文、历算、农学、医药等,都得到了创造性发展,也为后世学术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本...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方世界即对新中国进行全面封锁。为了冲破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新闻封锁,将中国建设新成就的真实信息及时传播到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名...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的性质究竟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中国史学界分别出现了...
【探源中华文明】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有了总体性认识,用考古资料明确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的路线。5月28日,在国务院...
匈奴在先秦时期就是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不时同中原王朝发生战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为了防止匈奴南侵,还连上秦、赵、...
中新网兰州5月28日电 (魏建军 张婧)在一堆残砖烂瓦的废墟上,50岁的甘肃兰州人彭维国从石缝中捡起一片蓝色的“门牌号”,也只有这个门牌号,可以证明“曾经这里有过这个村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大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仅是国人想要探寻的文明密码,也是海外许多人士关注的问题。 5月28日,国务...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施雨岑、王思北)在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