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殖民地时期,北美各地区对海外奴隶贸易采取了程度不等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在地域上带有普遍性,在时间上贯穿殖民地时期始终,并在革命前夕突然加大了力度。在限制动...
【内容提要】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后来者",美国在1917年4月参战后动员了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为战争服务,以赢得这场"总体战"的胜利。大学在美国参与和进行战争的过程中...
内容提要: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往往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事件,而革命史写作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经历了从“辉格主义范式”向“新...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特别是联邦德国的政治家曾对希特勒和民族社会主义给德国和其他受害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反思和探讨。从总体上说,他们的...
摘 要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通过海洋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文化研究的核心价值,是论证、阐释、弘扬东方的海洋文明、海洋文化,改变东方有航海活动...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对中国江西省地方志《吉安府志》和韩国全罗道南原府地方志《龙城续志》中关于本贯记录的比较,说明"本贯"一词在古代中国社会和同时期的韩国社会具有不同的...
摘 要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除经贸、文化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增加之外,军事交流也取得某些突破。卡特政府起初对两国军事交流持谨慎态度,但苏军入侵阿富...
【内容提要】 加拿大与美国经济高度一体化,加拿大工会很大程度是在美国工会帮助下发展起来的,但两国工会率近几十年来却呈现极为不同的发展趋势,引起学界关注。通过比较两国公共...
【内容提要】 17世纪英国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人们竞相购买进口的亚麻布和棉布服饰。进口服饰导致大量黄金外流,重商主义者和清教徒为抑奢奔走呼号。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本土已具...
内容提要: 中东在美苏冷战中具有重要意义。中东的冷战可划为四个阶段:美国开始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苏联实现突破的努力失败;阿拉伯民族主义进入高潮,英法基本退出中东,...
摘要: 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大国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定历史时期大国的战略走向及其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今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向合作...
内容提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于对抗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苏联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对尼援助计划也随之启动。由于受本国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苏联对...
【内容提要】 1861年农民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尽管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有关改革的研究成果大量问世,但与农奴制废除相关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俄国学者因此而继续围绕这一...
【内容提要】 19—20世纪初,粗放型农业在俄国占主导,农耕技术陈旧,习惯于传统家长式管理的农民劳动积极性低,加之政府对农业重视不足,导致俄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极其艰难。作为帝俄时...
【内容提要 】正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新著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出版于2007年9月。该书所讨论的话题虽并不鲜见,但所选取的角度却很有...
【摘要】 19世纪末,围绕着兰普莱希特著多卷本《德意志史》及其文化史观,德国史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结果不仅兰普莱希特本人身败名裂,他所倡导的史学革新也备受阻挠。...
【内容提要】 在地中海古代文化史上,东地中海及周边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新石器时代之初或更早的时代起,在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方面领先的西亚北非地区居民通过海上走廊...
内容提要: 托尼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齐名,但是却反映了两种立场。与韦伯标榜中立的学术研究态度不同,托尼在他一系列学术著作和政...
内容提要: 本世纪中叶,美国随着其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也随着进行了重大调整;这种结构性产业变化带来了结构性劳动力的大变化,从而使美国政府把人力培训计...
马建标 一战期间,英法两国曾从中国招募14万华工,驰援欧洲战场。这些华工大部分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去往欧洲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先渡太平洋,再穿过加拿大,最后经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