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喻老》中记叙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讲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发现其病情不断恶化,并屡屡劝其医治,都遭到对方傲慢拒绝,蔡桓公从而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蔡桓公,肝炎受害者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扁鹊看病的这段记载看,桓公很可能是种与皮肤颜色密切相关的疾病,作为中医的佼佼者,扁鹊单凭一“望”便做出正确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脏细胞被破坏、里面的胆红素大量流散到血液系统内,从而形成脸色发黄,最常见的莫过于病毒性肝炎了。一番推敲之后,我们不妨试着还原当年蔡桓公病亡的始末。 可以想象在山东生活的蔡桓公,某天在宴会上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来自齐国海边的鲜鱼,这条鱼恰恰未被洗干净,身上带有甲型肝炎病毒!桓公饱餐后,病毒便随着肠道进入血液,最后定居在一片肥沃土地——肝脏上。当扁鹊第一次见他时,看到桓公脸上浮着不祥的黄色,直言不讳:“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就告诉他,您有小毛病在皮肤纹理间,这时候蔡桓公的病症很好医治,扁鹊的忠告是不治将恐深,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扁鹊说法太直接了,而且严重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和解释的耐心,接二连三碰了一鼻子灰后,他没有改变方式,要传达的善意和性命攸关的讯息,对方完全没有接收到,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段时间,桓公或许继续大摆筵席,继续过夜生活,已受损的肝脏继续透支。最后,崩溃的肝脏不得不发出求救的信号——疼啊!这是肝脏的绝命信号,桓公终于收到了,但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蔡桓公之死教育我们什么道理? 1、讳疾忌医要不得,这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2、劝导人要看对象和注意方法,如扁鹊说桓公有病太直接了,桓公贵为国君,无缘无故被人说有病当然不高兴;扁鹊又不肯解释病因等,人家不相信也很正常.这都是不会说话的表现. 3、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昧只喜欢听好话,喜欢报喜不报忧的人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4、世上没后悔药卖,机会有时会自己找上门来,如扁鹊主动跟桓公说他有病,但一旦判断错误,机会就没了,如扁鹊跑到别处去了.所以决策要谨慎,不能随心所欲,仅凭好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