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营制众所周知,淮军发源于湘军,因此创建之初淮军也基本上承袭了湘军的营制。与湘军一样,淮军编制的基本单位是营,其具体编制为: 步队:每营505人(含营官),设营官一名。分4哨,每哨108人,设哨官一名,哨长一名,每哨分8队,每队12-14人。加上营官的亲兵,全营共有38队,劈山炮2队,抬枪8队,小枪9队,刀矛19队。此外又有长夫180名。 马队:每营511人(含营官),设营官1名,帮办1名。分5哨,每哨102人,设正哨官1名,副哨官1名,马勇50名,散勇5棚,每棚10名。 此外又有伙夫长夫共81人。全营有马276匹。从同治二年(1863)开始,淮军改装洋枪,劈山炮队改为开花炮队,人数有所增加,步队每营加长夫大约700-800人不等。营,是淮军最大的固定编制。 营官以上即为统领,每个统领辖军少则数营,多则十数营以至数十营不等,无定规,全视该统领地位,实力而定。 从淮军的营制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装备了近代火器,采取了西式训练方法,但淮军的基本组织结构仍然没有跳出旧式勇营的窠臼。与同时代西方的编制比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编制在近代战争条件下的不利之处。(以下主要分析步队) 首先,在基层组织方面,缺乏排一级编制,基层指挥员严重不足。淮军中,营即相当于现代的营,哨相当于连,队(棚)相当于班。这些都可以在淮军和现代军队之间找到一一对应,但是,我们会惊讶的发现,现代军队中最重要的基本战术单位,也是培养基层指挥员最重要的岗位——排,在淮军中却找不到。 哨下面直接就是队了。此外,淮军中也没有营部的概念,一个营官竟然没有任何辅助他的指挥员,连个副营官也没有!更不要提参谋长什么的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淮军的基层指挥员严重不足。 一个700-800人的营,只有9名军官,不到现代军队的一半。这种编制,无疑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冷兵器时代,远射火力稀疏,主要靠步兵的白刃冲击,因此只有密集队形才能保证足够的突击力量。而这在当时的火力条件下也是许可的。 随着火器的出现和其威力的逐渐增加,密集的队形既不利于发挥己方的火力,同时又成了敌人的绝好靶子,慢慢走向衰亡。步兵的队行一步步趋向分散化。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与许多人想当然的想法相反,分散虽然是大的趋势,但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尤其是在火器性能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过于前卫反而会出问题。18世纪末,欧洲的火器应该说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各主要国家均基本上实现了火器的普及化和制式化。其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时期。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苏沃洛夫大元帅仍然提出了“子弹是笨蛋,刺刀才是好汉”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并不是苏沃洛夫对武器装备进步的反动,恰恰相反,这正是由于他对当时射程仅有60-70米,装填手续极其烦琐(俄军火枪兵的标准装填程序据说有十余步之多),射速极慢的火枪认识极为透彻的缘故。因此,俄军并没有照搬普鲁士人的线式战术,而是采取了队形相对密集,利于白刃战的纵队队形。 实践证明,苏沃洛夫的这一论断是符合实际情况的。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俄军猛烈的白刃突击一度曾打遍天下无敌手。土耳其被大大削弱,波兰被瓜分,普鲁士更几乎亡国。到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军成为了唯一一支能与法国陆军一决胜负的军队。但是,历史是在不断前进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沃洛夫的论断开始过时了。但守旧无能的沙俄将领抛弃了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的活的精神,而只记住了一些教条。 他们仍然机械的坚持着密集的纵队队形,而丝毫不考虑物质条件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