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当八国联军举国入侵时,神州大地却出现里一片奇怪的景象。一方面义和团民众们和部分清军与敌军浴血奋战,整个京津、直隶、山西等地,战火连天,生灵涂炭。而山东河南往南的华中、华南、东南等地,却一片祥和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各项社会活动安然有序。这一地区的帝国军队,面对北方的战火离奇的冷静,简直就是在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 这一切其实包含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早已意识到满清政府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在满清政府玩火自焚之际,他们不能在此做满清的殉葬。早在1895年,就因为满清的愚蠢行为差点葬送了洋务运动的全部成果,这次他们不会那么傻了。据说巨头之间早有秘密协议,他们之所以出此下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住中华民族的最后一点生机和有生力量,千疮百孔的中华民族再也经不起满清的折腾。一旦八国联军做掉慈禧,他们就推举李鸿章做总统,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和和新兴之路。 哪知慈禧的满清政府竟然开除了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无耻条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条件一经提出,各帝国们感觉有好处,军事行动也就停止。满清政府得以苟延残喘,李鸿章他们的共和计划也随之冻结。东南互保时间算是到此结束,对洋人卑躬屈膝一番的满清政府再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追究东南互保的责任(其实这是也没那个能力和胆量了)。而东南互保各方也无需为满清政府而感到愧疚。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但是内心的隔阂也随之产生。这直接促成了清廷的分崩离析。知道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满清的大厦彻底轰然倒塌,历经5000年风雨的中华民族,最终告别了封建社会,昂首走向美好的明天。 东南互保究竟是“是”还是“非”很难说,从国家统一而言,如此一来自然是“分裂国家”,自然是“非”了;从社会安定而言,和爱国贼运动撇清关系,也是很要紧的事情。 事实上平洪杨之后,满清在地方的势力已经开始为湘军,淮军系统割据,因此统治力下降。东南自保其主持者为两江的刘坤一,而不是李鸿章,背后势力即在“督抚权重”背景下的地方势力(通电记得是以南通状元张謇出名)。应当是非且不论,这本不过是反映了当时中华出现了“邦联”的思想的雏形,并不以名义上的大一统为重而争取对于人民实际的利益。而日后的则演化出辛亥革命期间各省的“独立”,然后“共议国事”,创建一个新国家。也是西风东渐后,西方共和主义思想在中华的一种体现罢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