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古代史 > 金朝 >

金朝和清朝的关系 四百年前后的女真人如何看待族人历史?(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3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清朝皇帝对女真人建立的渤海国和金朝都十分认同。乾隆皇帝曾说,“我们清朝发迹于东北,山川钟秀,和当年金朝兴起的地方同属一地。”他还说“满洲”一词的发音同古代“肃慎”二字的发音是相似的,他认为满洲人是肃慎人的后裔。乾隆帝在拜谒了北京房山的金太祖睿陵之后,作了《谒金太祖睿陵诗》:“开国金源肇自东,一时攀附会云风。丕承肆伐追辽帝,善任知人类沛公。史策鸿猷传赫奕,睿陵佳气閟茏葱。建康前岁犹亲奠,况复龙兴渤海同。
    ”在文中,乾隆帝提到清朝和金朝都是发源于东北地区,并把金太祖跟汉高祖刘邦相提并论,认为他知贤善任,所以金朝才会强大,体现了他对金朝皇帝的认可和认同。
    后来,乾隆帝命大学士们编撰了带有满洲人族谱性质的史书《满洲源流考》,编撰这个书,就是乾隆帝为了把满洲人的历史同女真人的历史连接起来,以说明女真人的历史非常悠远。
    同时,乾隆帝还认为,虽然现在使用的满文源于努尔哈赤时期,但是强调满洲人的语言同当年的女真语是一脉相承的。
    2、清帝把金朝陵寝视为“祖陵”明朝末年,随着满洲军队的频频入侵,明朝君臣十分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于是便听信了旁门左道,认为把北京周边的金朝皇陵毁掉,那么满洲人就会遭受厄运。于是,明朝便毁坏了金朝的陵寝,所以当时满洲军队侵入到北京周边的时候,特地去拜谒了自己的“祖陵”情况。
    
    当时,皇太极在北京房山遇到了几个汉人读书人,读书人说他们这里的人世代为金朝皇帝守陵,希望皇太极能够收留他们。皇太极说,你们是守护陵寝的有功之人,现在我还不能带你们走,先赐给你们一些财物,等到以后我占领北京之后,你们就是我的臣民了。
    清朝入关后,清帝十分重视金朝陵寝的修复,顺治帝命令对金陵进行维修,并立了御制碑文,顺治帝在文中说,“满洲人从东北兴起并占有了中原,并没有毁坏明朝的帝陵,而当年明朝却毁坏金陵,实在罪大恶极。”并向金朝皇帝“汇报”自己对皇陵的修复情况。
    乾隆十七年,清朝皇帝再次命令对金朝皇陵进行修复和扩建,使得金朝陵寝的规模得到提高。修完了陵寝,接下来便是如何祭祀了。清朝皇帝十分重视祭祀金陵,也多次前往祭祀。先是把金太祖和金世宗的牌位放进了北京阜成门外的历代帝王庙,以表示对金朝正统性的认可。
    顺治十四年,金朝陵寝的维修完毕,顺治帝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前去祭祀。康熙年间,康熙帝也多次遣皇子前去祭祀,让他们不要忘记祖先。乾隆十八年,乾隆帝亲自祭祀金陵,并带上了当年金朝的皇族完颜氏。到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帝把金朝亡国之帝金哀宗牌位列入了历代帝王庙。
    乾隆时编撰的《八旗氏族通谱》中,原本金朝皇族完颜氏的排名是放在了后面,但是乾隆帝特地命令把完颜氏往前放,直接放在了爱新觉罗氏的前面,排名第一。这一点最清楚无误地表明了乾隆帝真心觉得金朝女真人就是他们的祖先,金朝就是他们的“先朝”。3、清朝希望以金朝衰落和灭亡为借鉴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就以金朝兴起的情形鼓励族人,并把金太祖等人视为自己的榜样。努尔哈赤曾经强调:“我起兵抗明就是因为明朝对我们女真人的欺压,这一点同当年辽朝对女真人的欺压是一样的。”因此,努尔哈赤勉励贝勒们和他一起学习金太祖,团结努力,开创新的事业。
    皇太极成为后金大汗之后,更加重视对金朝历史的学习,命令人去搜集汉文史书,并命人翻译《三国志》、《辽史》、《金史》、《元史》等史书。皇太极崇德元年,此时皇太极已经称帝,后金也改名为了大清,于是他召集满洲、蒙古、汉人的重臣,当众命人宣读关于金世宗的生平事迹,并说:“金世宗,在蒙古人和汉人眼里都被视为明君,被后人称呼为小尧舜,是自己学习的榜样。”通过当众宣读世宗的事迹,增进了大家对金朝历史的了解。
    此外史书还记载,有一天,皇太极做梦,他梦见自己到了明朝的皇宫,遇到了万历皇帝,万历皇帝见到他还挺开心,亲自送了皇太极一本《金史》,但很快皇太极就醒了。天亮后皇太极立刻召集诸王贝勒,告诉他们关于梦的情形,他们都说这是吉兆,认为明朝是要把江山送给皇太极,皇太极听了十分高兴。
    通过学习史书,清朝皇帝意识到了金朝灭亡的原因,其中有一部分是金朝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例如尚武好战的性格和骑马射箭的本领,于是清帝要求满洲人以金朝为借鉴。崇德二年,皇太极曾说,“当年金熙宗和完颜亮废弃了女真人的衣冠,使得女真人的一些习俗丧失,这样做是非常有危害的,如果我们满洲人也这样,我们也会失败的。”
    到了乾隆朝,清朝已经入主中原一百年,一些满洲人逐渐丧失了民族特征和语言,乾隆帝忧心忡忡,在阅读《嘉礼考》后,他认为里面对辽、金、元的民族服饰记载不够详细,要求修改,并强调保持民族特征关系到大清朝的国运。虽然清朝帝王意识到“汉化”的“风险”,但实际上这一过程不可逆,因为只要同汉人交流,就不得不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到了清末,满洲人汉化已经比较深了,例如清末民初人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满洲大臣向皇帝汇报情况,如果是面对只懂汉语的慈禧太后就觉得轻松,如果面对的是懂满语的光绪帝则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很多满洲大臣已经不会书写满文和说满语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