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反修”论战,由此组成了一个基本的写作队伍。 在组织对苏论战的同时,因中国开始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周恩来、陈毅等人继续强调搞好与苏联的关系,避免同苏联同志争论,提议中苏两党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各自保留意见,不再发展争论。不过因双方观点尖锐对立,碰到一起便无法遏制,这种争论便日趋公开化。在2月以后接连召开的国际学联执委会、世青会执委会以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等国际会议上,中苏代表之间围绕着和平共处、裁军等问题接连发生严重的口舌之争,并暴露到国际上。这年4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召开记者招待会时,美国记者便提出挑拨性问题:“中苏之间是否存在着边界问题?” 周恩来顾全大局的回答是:“只是在地图的画法上有几处微小的差别,通过谈判很快可以得到解决。”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年4月22日,借着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由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组织发表了3篇文章,即《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列宁主义万岁》、《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沿着伟大的列宁的道路前进》和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中共中央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在列宁的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这3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共中央在时代性质、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社会主义革命、帝国主义本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看法,指名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实际把矛头指向了苏共中央。 在不指名的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的时候,毛泽东也将“修正主义”联想到国内。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在上海接见丹麦共产党主席耶斯佩森,在谈话中把彭德怀等说成是中国的“修正主义者”。他说:“我国也有修正主义者,以政治局委员彭德怀为首的修正主义者,去年向党发动进攻。我们批评了他,他失败了。跟他走的有8个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连他自己8个。”上一年给彭德怀戴上的帽子还是“右倾机会主义者”,这时又同“修正主义者”等同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