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征战史中,经常会出现“久攻不下”的长期对决战,比如国史君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唐代的睢阳保卫战,在守将张巡的率领下,守军在无粮无援的情况下宁可自相残食也誓死不降(详情请参考国史君写的《一个小城的守兵自相残食,誓死不降,最终改写了中国历史》),那么问题来了,攻击一方为什么就这么一根筋,非得要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选择继续攻城而不是绕道走呢?国史君以为,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战略要地!战略要地! 在没有现代化远程武器的情况下,“军事要塞、战略要地、咽喉之地”等等可都不是说着玩的,国史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经写过中国最著名的一些关隘,每个关隘地下都是“万骨枯”,因为他们实在是扼住了一个王朝的咽喉。就像函谷关、山海关等,一旦被攻破,敌军眼前就是一马平川了,紧接着要出现的可能就是改朝换代。 二、往哪绕? 一些城池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千军万马只能走这一个独木桥,别无选择。看地图上的山海关,关的两边除了崇山峻岭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面对这样的军事要地,除了死磕到底就是要耗费巨大的物资、冒着不测的风险绕道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