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1月3日,当湘军陆师尚未南渡时,李孟群、彭玉麟所率湘军水师即已进抵湖口,分泊鄱阳湖口内外江面。罗大纲鉴于湘军水师占优势,难以力胜,决定采用疲敌战法。1月8日夜,用满载柴草、火药、油脂的小船百余艘顺流纵火下放,炮船紧随其后,对湘军水师实施火攻。由于湘军预有准备、未能取得多大战果。此后,太平军常以类似战法袭扰和疲惫敌人。太平军还在鄱阳湖口江面设置木簰数座,四周环以木城,中立望楼。木簰上安设炮位,与两岸守军互为犄角,严密封锁湖口,多次击退湘军水师的进犯。1月23日,湘军水师乘陆师进攻梅家洲之机,击坏太平军设于鄱阳湖口的木簰。石达开、罗大纲将计就计,令部下用大船载以沙石,凿沉水中,堵塞航道,仅在靠西岸处留一隘口,拦以篾缆。1月29日,湘军水师营官萧捷三等企图肃清鄱阳湖内太平军战船,贸然率舢板等轻舟120余只,载兵2000,冲入湖内,直至大姑塘以上,待其回驶湖口时,太平军已用船只搭起浮桥二道,连结垒卡,阻断出路。湘军水师遂被分割为二:百余轻捷小船陷于鄱阳湖内;运转不灵的笨重船只则阻于江中,湘军水师大小船协同作战的优势尽失。太平军乘此有利时机,即于当晚以小船数十只,围攻泊于长江内的湘军大船,并派一支小划船队,插入湘军水师大营,焚烧敌船。岸上数千太平军也施放火箭喷筒,配合进攻。湘军大船因无小船护卫,难以抵御,结果被毁数十只,其余败退九江附近江面。 在湖口大捷的同一天,江北秦日纲、韦俊、陈玉成所部太平军自安徽宿松西进,击败清军参将刘富成部,占领黄梅。 2月2日,罗大纲派部进占九江对岸之小池口。曾国藩命令胡林翼、罗泽南二部由湖口回攻九江,驻于南岸官牌夹。为了给湘军水师以进一步的打击,罗大纲乘势于2月11日率大队渡江前往小池口。当夜三更,林启容自九江、罗大纲自小池口以轻舟百余只,再次袭击泊于江中的湘军水师,用火药喷筒集中施放,焚毁大量敌船,并缴获曾国藩的坐船。曾国藩事先乘小船逃走,后入罗泽南陆营,愤愧万分,准备自杀,被罗泽南等劝止。此后,曾国藩败退至南昌。 太平军湖口大捷,粉碎了曾国藩夺取九江、直捣金陵的企图,扭转了西征战场上的被动态势,成为西征作战的又一个转折点。西征军自湘潭战败后,弃岳州,失武汉,节节退却,一直退到九江、湖口,形势十分不利。但另一方面,由于湘军的进攻,迫使太平军缩短战线,集中起兵力,消除了前段时间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弱点。加上石达开亲临前线,加强了领导,为反败为胜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湘军方面虽然节节胜利,却预伏着失败的因素:由于掳获甚多,斗志渐弱; 由于屡获胜仗,骄傲轻敌;由于长驱直进,离后方供应基地越来越远,运输补给日益困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等坚守要点以疲惫敌人,并利用有利地形,抓住有利时机,机智果断地分割湘军水师,进而立即主动出击,取得了重创湘军水师的重大胜利,使整个西征战场上的形势为之一变。 重点简说: 清军久攻九江不下,曾国藩决定舍坚而攻瑕,移九江城外四五千清军改攻梅家洲。该洲位于九江以东50里,罗大纲在这里树木城、掘深壕,与石达开共扼鄱阳湖口。十二月初六,由九江来攻的清军,驻营盔(灰)山,当即分兵三路,猛扑梅家洲。太平军凭垒坚守,多次击退清军进攻。同日,湘军水师猛攻泊于鄱阳湖口的太平军木排(能在水面活动的炮垒),遇到太平军的顽强抗击,伤亡400余人。后由于排上火药箱被击中,木起火焚毁。当夜,太平军为阻止湘军冲入湖内,将大船数只装满砂石,凿沉中流,仅于靠西岸处留一隘口。十二日,湘军水师再攻湖口,120余只轻便战船由隘口冲入湖内,直驶姑塘镇。 石达开、罗大纲把握战机,立即堵塞隘口,不使敌轻便战船重返大江,从而肢解了湘军水师;与此同时,出动战船,围攻湖口以北湘军水师八里江老营,南北两岸太平军也手持火箭、喷筒,向敌船喷射。湘军笨重大船,由于失去轻便战船的护卫,“如鸟去翼,如虫去足”,当夜被焚40余艘,其余船只逃往九江以西的官(关)牌夹。二十五日,太平军水师又夜攻官牌夹,包围了曾国藩的座船,毙其幕僚多名,为此曾愤而投水自尽,被左右救起,逃入陆营,得免于一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