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殉国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杨靖宇以草根、棉絮充饥,只身与上百名敌军周旋、激战5昼夜,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屈的民族之魂。
图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被日军杀害时的情景。据介绍,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壮烈牺牲后,
日本人将他的遗体拉到医院解剖,当胃被切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棉絮和草根。 中新社发 王丽南翻拍资料 摄 凤凰卫视在一期的《风范大国民》中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进行了回顾介绍。 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游击将军曾一人双枪同几百日伪军连番激战,在断粮5天的情况下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血战到最后一息。 曾与杨靖宇并肩作战、后成为朝鲜国家领袖的金日成对杨靖宇的评价是:“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杨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而热情的好汉。” 节目内容如下: 抗日烽火在东北大地蔓延后,各地纷纷成立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各地的义勇军队伍揭竿而起。九一八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发表反抗日本侵略的宣言,先后派出200多人到义勇军去开展抗日工作。 江英(中国军事科学院教授):杨靖宇一开始是做白区工作的,后来因为当时的满洲的军委书记被派去搞游击队了,所以他就代理了满洲的军委书记,到了1932年底,他到处去检查各地的游击队活动,视察,在这个过程中间当然也组织游击队的抗日力量,制定计划。 杨靖宇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环境,树立军威的第一仗,是打败伪军头子邵本良。邵本良原本是土匪出身,曾经加入过东北军,后来投降日军,由于他对南满的地理相当熟,夜间行路也能辨清方向,他的部队成了最受重用的一支伪军。杨靖宇牵着邵本良的部队,在通化、辑安、桓仁、宽甸子等地兜圈子,历时18天,行程上千里,为迷惑敌人,杨靖宇让部队故意将一些物品丢弃在路上,敌人误以为抗联部队战斗力已经耗尽,紧追不舍,杨靖宇率部队利用地形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江英:这一战歼灭一千多人,这是在抗日斗争当中取得的战果,当然来讲各路人马对他就很服气呀,这个还不仅仅说他们之间的义气问题,就是在大的方向上你能不能起这么一个作用。 1934年2月,16支山林队在杨靖宇的号召下,聚会在一起商讨联合抗日。经过无记名投票,大家一致推选杨靖宇为抗日联合军总司令。各路山林队纷纷投奔杨靖宇而来,抗日队伍一天天壮大。 马鼎盛(主持人):面对日伪军频繁的“讨伐”,杨靖宇提出“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战术,同朱德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谋而合。仅1939年抗联一路军战斗就达540次,消灭大量日伪军,牵制强敌不得入关。法国出版的《救国时报》称杨靖宇是在东北执行游击战术的第一人。 1936年,抗联部队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人的名义发表了宣言,统一东北抗日联军建制,提出:每个有热血、有头脑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除了抗日以外没有生路。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关东军大部分兵力,杨靖宇率领的部队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把日军拖得苦不堪言。 马鼎盛:有个日寇军官描述杨靖宇,说他手提能打一千米的毛瑟枪,两百米外就打穿你头顶的苹果。杨靖宇并非一介武夫,他随身带着《孙子兵法》,作战特点是闪电突击,快速奔袭。像1940年1月9号一天之内,他跑了一百二十里,打了五仗。 杨靖宇的山地游击战神出鬼没,日军称他“山林之王”。1939年日寇连续发出3个文件,只为消灭杨靖宇: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同时遭遇杨靖宇和其它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放过其它抗联军。 在中共东北抗日联军里,金日成是营连级干部。他对杨靖宇司令非常敬重。成为朝鲜国家领袖后的金日成回忆说:杨靖宇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眼就吸引了我。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杨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而热情的好汉。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抗日联军已经在东北大地血战了7年,到1938年以后,抗联部队处于最艰难的处境,日军人数最多时达到70多万,伪军和警察一百多万。1941年后,4万多的抗联部队剩下的还不到2000人,大多牺牲在抗日疆场上。 韩光(曾任东北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代主任):东北抗联那就,一年,那不是六个月,七八个月,净是在雪地里这样子,你在毛主席他们那个打仗的地方,一年也不穿一个什么棉裤,也不穿个棉衣,我们那个时候要穿那个乌拉鞋,乌拉鞋里絮上草,还得用那个铁钉子绑上,不然滑,就在冰天雪地里战斗。 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杨靖宇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抗击日本侵略军。以往,抗联的将士一旦被日军抓住,基本上都会被残酷地杀害。但从这个时候起,日伪当局开始将招降纳叛作为工作重点,企图从内部分化瓦解抗联。 马鼎盛:第一师长程斌的叛变危害最大。以往日伪军不敢在深山老林过夜,怕杨靖宇夜袭。程斌叛变后,日伪军讨伐队白天围剿抗联;晚上,程斌带兵继续追踪。程斌只要一听枪声,就知道杨靖宇在哪里。 关东军的档案记载,程斌投降后,立即带敌人摧毁抗联的密营,那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储存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救命的物资。杨靖宇独创的密营是抗联孤军转战不败的法宝。程斌带敌军将蒙江县70多个密营破坏殆尽,杨靖宇的抗联军弹尽粮绝。在零下近40度的野外,没有寒衣和食物,不打死也冻死。但吃饱穿暖的敌人不停地围追堵截,抗联战士在杨靖宇带领下顽强坚持民族战争。 到了1940年初,围剿讨伐的日军伪军已经被拖得精疲力竭。而此时杨靖宇所在部队的给养也已经断绝,由于几次分兵和损失,只剩下60人。此时的杨靖宇如果向北满或者吉东方向迂回就有可能活下来,但他全然不顾自己的性命,就是不离开长白山,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孙传海(吉林省靖宇县离休干部):杨靖宇就在东岗子待下了,休整了十天,把敌人甩掉了,没有吃的,没有办法,有一个聂东华,砸开了冰窟窿,抓了几个喇蛄和蛤蟆用饭盒煮着给杨靖宇送去了,杨靖宇说这好东西呀,我不吃,快给病号吃吧,所以拿给病号吃,你看一眼,我看一眼,都不敢吃,还给司令吃吧,吃完了好指挥咱们战斗,司令这时候谁也不吃,完了最后杨靖宇拿着饭盒给你一口,我一口,你一个蛤蟆我一个喇蛄给大伙吃了。 到了2月15号这一天,杨靖宇身边只剩下六名战士了,其中有警卫员黄生发等四名伤员,此时杨靖宇深知自己的处境。 江英:他叫一个姓黄的干部带了三个伤员和他们分散行动,朝一个方面突出去,姓黄的这个干部他就不想离开杨靖宇,他说我们都要在一起,杨靖宇就跟他讲,我们能够多活一个人,我们就为革命多保存一个火种,所以的话,那边希望还比较大,从那边冲出去,他们在雪里面爬了两天两夜,后来他们冲出去了。 杨靖宇带领着另外两个战士,在原始森林里跟日军继续作战。 江英:他身边的两个同志在一次去买衣服和买粮食的过程中间牺牲了,这俩个牺牲的同志身上面放着杨靖宇的一个印鉴一个印章,这个被日伪军的讨伐队发现了,他们就觉得杨靖宇就在附近,所以加紧对林区和各个山头的封锁。 日军调集了600多人的讨伐队进山围剿,并且不允许打柴的百姓带午饭进山,让杨靖宇得不到任何食物。 江英:杨靖宇在原始森林里面跟日军的讨伐队,他是边打边走。边打边走,他已经坚持了五天五夜。 杨靖宇孤身一人,零下40多度的酷寒,他的大衣早就破得不成样子,几天来他粒米未进。他拖着敌人,穿梭在密林里。5天时间,日伪600人的讨伐队,死的死,冻的冻,大批掉队,最后只剩下50多人。 江英:在蒙江县城附近,叫三道崴子的地方,日伪军讨伐队围上来了以后,这时候杨靖宇那时候已经六天他没吃东西了,天特别的冷,他用了最后的力量跟敌人作战,当时他是双手打枪,战斗到最后一分钟,后来的话,日军的子弹把他的左手腕给打断了,所以他就一只手,右手打枪,战斗到最后。 杨靖宇五六天没进一粒粮食,他靠什么力量支持了这么久,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对此不可理解,他下令对杨靖宇进行破腹检查。 曲志敏(吉林省靖宇县离休干部):就那个日本人啊,有个带小胡子的在他旁边,就这么着,中国人的志气的有,我现在经常说那句话,我还记着呢,他说中国人志气的有,那意思什么呢,肚子有什么呢,有谷草有棉花,就这些玩意,没有咱们吃的东西,还有树皮。 为纪念抗日英雄,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杨靖宇殉国十八周年,通化市举行了万人公祭大会。
一九四零年二月二十二日,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在长白山下森林里一个“地呛子”(窝棚)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第二天不幸被日伪军围剿枪杀壮烈牺牲。图为杨靖宇壮烈殉国前居住的“地呛子”。
中新社发 王丽南翻拍资料 摄
座落在吉林通化青松翠柏之中的杨靖宇烈士陵园,如今成为民众祭拜英雄的地方,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百姓,无不被他的事迹所感动。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