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兴衰的经验与教训 对于苏联模式的兴衰,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它在特定时期为了应对特殊需要而兴起,可是随着时间变化和条件改善却不能进行调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变化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不能与时俱进的事物便要死去,我们不必对它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过于惋惜。 我们今天讨论苏联模式兴衰问题,不能认为是苏联高层和知识界对这一模式的弊病一无所知,实际上苏共的会议和领导人讲话经常涉及到这些问题。可是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和真正下手解决问题,这是两码事。找出问题,人人都会,可是能够下手解决问题,只能依靠政治家。所以政治活动的全部要领在于:事在人为。苏联模式就是事在人为的产物,改革这一模式也是需要人为。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认为,苏联模式并非不能改变,而是人为努力不够。 苏联高层的人为努力不够与它的政治抱负存在密切联系,前面讲到苏共的政治抱负有三层涵义,实际上是一回事,就是谋求大国地位。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个大国,苏联更是不得了。大国情结既是苏联奋斗前进的动力,也是它的思想文化包袱。对于苏共而言,建成社会主义既是它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是谋求大国地位的政治保证,这是苏联高层的兴趣之所在。例如30年代布哈林就提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卫国战争结束后沃兹涅先斯基提出要注重“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斯大林去世后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也都提出增加消费品生产,等等。这些都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这恰恰说明应对外部环境压力的眼前需要远远超过了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30年代搞社会主义工业化,紧接着是卫国战争,二战结束后又是冷战对峙,这些事件接踵而来,没有间歇期。二战前的外部压力是别人强加的,二战后的外部压力部分是别人强加的,部分是自己挑起的。二战后苏联超级大国地位与身份,更是苏共所看重的,所以它的兴趣完全放在了维护大国地位之上,甚至卷入同美国的军备竞赛,没有心思关心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苏联高层在改革事业上没有进展的真正原因。 二战前苏联高层的心态还算是比较谦虚谨慎,但二战后骄傲自满情绪则日益渐长。在苏联高层看来,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又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苏联成为社会主义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样板,而且还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方向。与之相伴的是任性放纵,更是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什么“向共产主义过渡”,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形成“苏联人民”,等等。因为这种心态,不愿意面对问题,甚至开始护短,害怕别人批评,也不展开自我批评,深怕这种批评损害了苏联的美好形象,所以也就不愿意讨论深化改革之事。 在上述这种政治生态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戈尔巴乔夫深受影响,虽然他看到了苏联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可是他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的仕途一帆风顺,缺少独当一面的历练。他对于国家社会与政治权力的理解是片面的,不懂得实行政治领导要把宣传说服同强制力结合起来。他的“加速战略”是加重病情,把改革重点引向政治领域是引火烧身,以至于最终对局面失去了控制。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期望只要能够保全苏联,即使废止现行体制也在所不惜。他不理解改革现行体制与保全苏联的连带关系,现行体制一旦被立即废止,苏联随之解体。如果戈尔巴乔夫改革能够缓解经济困难,而且又不急于引进政治多元化,那么苏联模式完全有可能革除积弊与更新改变,进而保全苏联。 但凡一个大国崛起的事业,不能没有问题,遭遇危机也属于正常,而且在遇到危机过后常常会出现“中兴”。苏共真正的悲剧与失败不在于搞起了苏联模式,不在于面临诸多困难,而在于苏共遇到危机的时刻没有挺身而出的人来“救急”,苏共的事业没有机会“中兴”。相反,掌握最高权力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随波逐流,不敢担当,而且有太多的人纷纷改换门庭,甚至落井下石。这才是苏共真正的悲剧之所在,说明它对人的培养是非常失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