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滨江自封“南天大王” 1854年6月26日,陈金江部与佛山的陈开、广州的李文茂、东莞的何六(碌)等洪兵起义军联合攻打广州,最后失败。
1855年1月,起义军各部分别主动撤出广州。唯有陈金江部最后于同年3月16日撤出芦苞大本营,率2万部众,分乘大小战船五百余艘,沿北江直上转战于清远、英德、韶关,沿途攻克清军水陆四道防线,经仁化、乐昌,三月底入湘南攻打郴州、宜章、临武,循湘东北上,有意会合太平军。
9月,起义军被湖南副将李辅潮击败,陈金江统领万余人撤往连州潭源洞、阳山秤架等地。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陈金江及其领导下的起义军,多活动在今清远市境内的清新、清城、阳山、连州、英德等地。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中旬,陈金江率直属部万余人驻札在清远的滨江、河洞、沙河一带,各路洪兵汇集在滨江地区,决议统一各路军号令,拥陈金江为“南天大王”。
八月初六,陈金江率5万部众横渡清远滨江后,冒雨夜袭怀集与阳山接壤古道“篱筻闸”,夺取了怀集凤岗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初九日占领怀集县城,随即宣布建立“大洪国”政权。总部设在怀集城圣庙,遗址在今怀集城人民路旧电影院,自称“南兴王”。
陈金江建立政权后,开仓济贫,实行多项利民政策,得到了广大贫苦民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为后来打败清庭的反攻奠定了民心基础。大洪国的出现,令清朝政府惶恐不已,马上组织军队进行反扑。
刚成立的大洪国为其生存进行浴血奋战,兵勇不可挡,大败清军。至年底,洪兵已基本上控制了怀集全境。次年洪兵向邻县出击,乘胜占领了开建、封川、信都、贺县、富川、平乐、中山等县大片土地。 抗争60年后隐居山村
随着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势力转弱,湘粤清军便腾出手来,对付湘粤边境的洪兵起义军。但是在陈金江的领导下,洪兵仍坚守了3年多时间。
1861年3月18日,太平军陈玉成越过大别山攻占湖北黄冈直迫武汉,陈金江配合陈玉成,于3月14日率大部队绕道广西岑溪攻占信宜县城,诱调湘军南移。3月27日,陈金江宣布:迁怀集大洪国府到信宜县城,向富户重征田赋,名曰“洪租”,在南门外建新圩,实行轻税、互利商业政策。至此,陈金江领导的洪兵起义足迹遍布粤、桂、湘边五州府42个市县,兵力十余万。
1863年8月,出于不利局面,陈金江秘密撤出亲自创建的信宜大洪国。据陈芳奇老人讲述,同年9月,陈金江将兵权交由同村一同起义的李福佑指挥,年逾八旬的陈金江回到了连州龙潭家中以陈兴财名隐居起来,于第二年病故在家中,享寿83岁,葬于小北江西岸的龙潭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