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野史 >

曹操为什么一辈子打不过长江?瞧瞧当时东吴领先全球的水军实力就明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一、五楼船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再次进军濡须口孙吴军。双方相持月余,曹军前进不了半步。一日,孙权乘坐排水千吨五楼船“长安”号,亲自到曹军寨子前探视。
    这船高五层,载甲士三千多人。船上雕缕彩画,富丽堂皇,看上去就是一座移动城堡。曹军万箭齐发,乒乒乓乓箭雨插满船舷,大船看上去向这一侧倾斜。只见那大船轻巧从容地掉了个头,刹那间,另一侧也插满箭,大船归于平衡。船上鼓乐齐奏,转头劈波斩浪向南岸驶去。
    曹操听报,说:“这一定是孙权想看看我军军容,不要放箭了。”登上高楼,目送那艘雄壮高大的船缓缓走远,曹操大为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个事是孙权的得意之作。亲临一线,视强敌如无物,从容不迫地看看对方的阵营,从容不迫地退回自己的阵地。固然有孙权的勇气和智慧在内,关键是东吴的水军是曹军不可战胜的一环。凭借着与曹军相比,占绝对优势的战船和战术,孙权的安全是完全无忧,才有这般牛气冲天的举动,而引发一代雄杰曹操的衷心赞叹。

这就是后来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讲的“孔明草船借箭”的原版故事。演义中从来是尊刘抑曹,这故事被加在诸葛亮身上,为了更突显出孔明先生神算之妙,为刘备集团增色不少。
    排水量达到千吨的大船,掉头转身,在东吴人的手中已是熟练异常。想想现在的老司机一把方向打个回头弯还吹上三年,这个在大江中,来去自如的水平,就不能不惊叹东吴船舰技术的高度发达。
    当年的东吴船只,已很完整地掌握了舵、帆、橹的运用技术。船只有四帆到七帆等多种,利用帆的升降转向等来汇聚风力,舵已经成熟地解决了掌握方向这一问题。橹的使用又大大提高了船行速度。诸样因素结合在一起,东吴的船遥遥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舟楫为舆马
    “舟楫为舆马”的意思是船只当作车马,行走江湖,如履平地。京剧《甘露寺》中,刘备登上紫金山,见到长江中来去如飞的船只,大为叹息:古话说北人乘马,南人乘船,所言不虚。东吴处长江中下游,境内湖泊遍布、江河纵横。北面是长江淮河,东边是东海,南面是南海,客观上有造船的需要。民间造船技术本来就发达,到了汉末三国期间,水军更是东吴的看家本领。很多的船只技术水平,早早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赤壁之战前,东吴大将周瑜分析曹军必败的条件之一,就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以已之短来和精通水战的江东水师争上下,决无胜算。大战前双方一个小接触战,吴军水师三下五除二把曹军打回对岸,不得不聚集在乌林一代,为后为吴军火烧赤壁创造了条件。
    火烧赤壁用的船叫“蒙冲”。这是种狭长的船,机动性强,用生牛皮蒙住整个船体,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又在船上开了窗口,用于弓弩发射和长予刺杀。是突击性进攻的最好武器。大战开始,吴军准备了几十艘蒙冲舰。舰上装满干柴草,灌满油。用帷布裹紧,上面再插上牙旗。每条船后面系上一条小船“走舸”, 给船上的人预留后路,一齐向对岸曹军水寨进发。靠近曹营,吴军突击队长黄盖下令点火,几十艘舰全变成火龙,风急火烈,箭一般冲进了曹营,一把火把曹军烧的大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大战后,曹操还是多次进攻江南,可惜过不了东吴水军的这一关。诸葛亮说曹操“四越巢湖不成”,就是说他的水军屡败于吴军这个情况。前文说的孙权亲自窥视曹营那一战,曹操造了一批“油船”,这船也用生牛皮蒙住,再浇上桐油,非常坚固。孙权马上调集了大批战船,围攻消灭了这批油船,俘虏三千多曹军,溺死战死也有几千人。可见曹军与吴军在水上的战斗,长期处于下风。吴军领先全球的实力,就是曹操一辈子打不过长江的原因。
    三、巨海为夷庚
    “巨海为夷庚”的意思是把大海当作平坦大道。这是人们赞扬东吴的航海水平的话。孙权时期,东吴可以造出排水千吨的大海船,出现了一种能使用前侧风的平衡纵帆,帆不是正向前方,而是转至一个角度,帆的总面积是随风大小而增减的,能适应不同的风向。这种帆的出现是航海史的大突破,提供了远洋航行的条件。(欧洲人到七世纪才出现三角形纵帆,十五世纪才出现多桅多帆船)

同时船舵使用技术已非常成熟。(欧洲到十二世纪才出现舵)孙权的东吴具备了远航的条件。在孙权掌权期间,就多次派遣大船队,航行在大海的波涛之上。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上万将士到海上寻找夷洲(台湾)和亶洲,航行一年多,在台湾登陆,但没找到亶洲。242年,孙权又派将军聂友、陆凯率三万人的船队远航到朱崖、儋耳(海南)。最有名的远航是226年,孙权派宣化使朱应、中郎康泰率庞大的舰队出使南洋。时间达六年之久,据说经过百来个国家,包括林邑(越南东南部)和扶南(柬埔寨)。
    朱、康俩人留在扶南时,碰上了天竺国(印度)使者,了解了天竺的情况,从而吴国和天竺有了联系。他们还写了两本书,记载下扶南的许多情况。后来扶南、林邑等国都派使者献礼物给东吴,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交往。
    当然当时最有用的是和辽东公孙渊结盟,南北夹击对付曹魏,所以孙权多次派船队北上辽东和公孙渊联络,结果被公孙渊出卖。开头热烈欢迎,称藩于东吴,给东吴送来貂、马等东北特产。不料最后一次派出的使者率领的一万多人连人带船让公孙渊给扣了。使者被杀,脑袋被送给了曹魏,这些人员物资都为公孙渊俘获。这是孙权晚年非常丢面子的一件事,差点没把孙权气死。后来派人报复,抓了一批曹魏的人马回来而已。公孙渊如此不地道骑墙,最后被司马懿给灭了,也算自找。

从辽东半岛、台湾、海南、甚至到朝鲜半岛,及东南亚诸国,吴国的大型船队在大海中乘风破浪,为我国的古代航运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孙吴有这么强大的水上力量,对曹魏形成压倒性的水军优势,这就是孙吴在蜀汉被消灭后还独立支撑十几年的重大原因。
    四、王濬楼船下益州
    司马氏吞并巴蜀,替代曹魏,建立西晋政权,在大势上对东吴形成一个大包围。从曹操曹丕一直到司马兄弟手上,东吴的水军优势依旧存在。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吃掉这最后一个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早早就命令益州刺史王濬在长江上游操练水军。王濬在益州造大船,“长百二十步,受二千馀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这船高大宽阔可以在上面骑马了,和孙吴的大船有的一比。据说造船的木屑浮江而下,把江面都盖满了,看来是花了血本,要和东吴的水军一决高下。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晋军分多路大举伐吴。王濬这一路顺长江而下。东吴人在长江中把长长的铁锥钉入江中,在江中横拉上铁链铁锁,抵挡晋军。王濬做了一批大木筏,绑上草人。顺流而下,碰上铁锥卡住,把铁锥拖走。再做了大火把,十余丈长,放在船头。碰上铁链,点上火,把这一通铁家伙全烧融化了。势如破竹地直杀进东吴腹地。诸路晋军分进合击,迅雷不及掩耳地渡过长江,吴人惊叹:“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终于灭了东吴,统一了中国。
    东吴当时的水军力量还是不弱,直到投降,还有五千多艘战船停在江河大湖里,全让晋军接收了。武器装备再好,也要看什么人在用它。当时的东吴皇帝孙皓是个大暴君,放现代就是个精神病。天天以杀人为乐,杀的人心离散,军无斗志。当年跟着孙氏兄弟的东吴群雄早已作古,后继无人,当然只有当俘虏的份了。
    唐人刘禹锡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还有几句不说了。这个以水军称霸于天下的政权,也被别人的水军灭国,吴大帝孙权地下有知,当作何感慨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