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开国上将邓华:叱咤抗美援朝战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建议取消第六次战役
    就在志愿军渡江入朝的同一天,美韩军队攻陷了平壤,并继续向北推进,企图占领整个北朝鲜。
     志愿军入朝后,在10月25日与敌军遭遇,在东、西两线同时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从这一天到次年的5月21日,志愿军主要以运动战的方式,在7个月的时间里,与美韩军队展开了5次战役。通过这5次战役,中朝军队不仅将大部美韩军队赶到了三八线以南,而且还把战争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5次战役中,志愿军主要贯彻了“故意示弱、纵敌、骄敌和诱敌深入”的方针,把敌军引诱到我军预定作战地区,从而以优势兵力予以歼灭,再实施反击。这一战略方针首先归功于彭德怀的创造性建树,同时也浸透着邓华的心血。在司令部的作战室里,邓华常常与彭德怀共商战事,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出和强化这一方针。
     彭德怀对邓华是相当器重的,多次重要的作战会议与主要方向的作战,他都委派邓华代表他去主持或指挥。邓华的冷静和独到的战略眼光,可以从打第五次战役前的扩大会议上的进言中得以体现。这次会议于1951年4月6日在朝鲜金化上甘岭志愿军总部召开。
     经过前4次战役,我军已取得重大胜利,曾一度攻占到汉城以南。但是,由于敌我装备上的过于悬殊,我军并没有成建制地消灭过敌军的有生力量。当时,我军截获到重要情报,美国正从国内向朝鲜增兵,并有从朝鲜东海岸元山一带重演“仁川登陆”以截断朝鲜半岛“蜂腰部”夹击我军的企图。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根据毛泽东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方针,着手准备第五次大反击战役。战役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几个师”,以消除可能到来的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
     那时,已经有一大批新入朝的部队开到了前线,这些部队的装备比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有了很大改善,基本上都是苏式装备了。入朝将士们的战斗情绪普遍高涨,纷纷请战。这其中,第三兵团的副司令员王近山具有代表性,他在会上向彭德怀保证“要捉5000个美军俘虏兵”。面对此情此景,彭德怀打算把第五次战役看成是“带决定性的一仗”。
     但一直在会场上埋头做笔记的邓华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尽管我方装备有所改善,但同对方的高度现代化相比,仍然差距悬殊,他还是主张把敌人放进来打。他说:“打的方式是两种,一是开始即大规模猛插,一是各兵团小的穿插,打多少算多少,然后再向敌纵深穿插,最好是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他还把小穿插打法加以强调:“开始口子不要张得太大,不要企图一起围上打,必须实行分割猛插一块块吃。”
     邓华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第五次战役于4月22日打响,到4月29日为第一阶段,从5月16日到5月21日为第二阶段。两个阶段作战,取得了一定胜利,但未能达到战前设想的目的,甚至没能实现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团。“联合国军”于5月23日组织反扑,结果造成第六十军第一八零师大规模伤亡。彭德怀后来总结说,第五次战役是他一生中4次军事错误之一。
     在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志愿军司令部还曾制订第六次战役作战计划,但在邓华的建议下,这次战役后来取消了。这次战役的取消,尤能见证邓华“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将风度。
     其中的原委是这样的。还在第五次战役进行的过程中,美国就意识到,对垒双方的力量已是势均力敌。虽然美方的装备、火力要强得多,且拥有绝对的制空、制海权,但它的后方补给线太长;而我方装备虽远不如美方,但兵力要多于美军,尤其在士气上更胜一筹。基于此,在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不久,美方即向我方传递进行停战谈判的要求。我方迅速和朝鲜组成谈判团,彭德怀委派邓华作为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于1951年7月10日在开城与美韩方开始进行谈判。
     当时朝鲜半岛的形势是,美韩方主要占据三八线以南地区和东线三八线以北部分地区,而中朝方主要占据三八线以北地区和西线三八线以南部分地区。我方谈判的原则是以三八线为界;而对方却没有多少诚意,他们的根本企图是,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要通过在谈判桌上的交锋拿过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制订出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准备在8月份或9月份,出动志愿军13个军,外加炮兵、装甲兵,实现歼灭敌军2个师、将东线之敌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的目的。
     而尚在开城谈判的邓华考虑到,经过前5次战役的打击,敌方已经认识到“深沟高堡,固守以待”的重要性,已经构筑了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我军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阵地攻坚,恐于我不利。因此,他同时分别致电毛泽东和彭德怀,提出“目前不进行战役反击”,而“尽可能作战术的反击”,也就是在战场上始终保持对敌军的威压态势,从而迫使对方既不敢让谈判破裂,也不敢向我军实施全面的进攻。
     彭德怀最后接受了邓华的建议,第六次战役只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准备,而最终没有付诸实施。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它避免了可能给我军带来的再一次大规模伤亡,又没能让敌方捞到任何便宜。
     不仅如此,在朝鲜战场的谈判中,邓华还提出了对后来签订停战协议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议。当时,在讨论军事分界线时,朝中方面提出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而美方凭借其海空军优势,认为分界线应在朝中部队阵地的大后方。根据这个意见,他们不费一枪一弹,就可获得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海空优势补偿论”。
     为打破僵局,邓华想到了一个新方案。他以个人名义致电彭德怀并毛泽东,提出以现有停战线作为分界线的建议。他认为,现有停战线同三八线相比,虽然东线对方在三八线以北占的地方,比西线我方在三八线以南占的地方多一些,但我方占据的地方,有开城这样的重要城市;整个开城地区,加上瓮律半岛和延安半岛,人口比敌占地方多三分之一;且地处平原,是朝鲜的粮仓,还是著名的高丽参产区。相比之下,敌占三八线以北地区,则是人口稀少,山高地瘠,气候寒冷。
     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后,批准了这一建议,并经由金日成同意,将这一建议作为朝中代表团的建议提交对方,很快得到了对方的同意。这一建议从战场实际出发,又合乎国际战争中停战的惯例,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普遍支持,对于打破谈判僵局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