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正面战场反遭大败,又丢弃了40个师的装备 进入1944年春夏季之后,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都在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也展开了“游击反攻”,惟独中国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在日军针对豫湘桂的“一号作战”中,国民党军丢失6000万人口广大区域,丢弃了40个师的装备,一直败退到贵州独山。1945年初,日军又打通了从河南至广西边境和广州的“大陆交通线”,国民党政府甚至准备迁都到偏远的西昌。 徐焰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当局还可用武器落后为失败辩解,1943年以后中美空军已掌握制空权,国民党军得到美国的军援后装备也比日军先进,兵力更一直居于绝对优势,侵华日军已是强弩之末,这时再遭惨败真是无法向人民解释。 1981年徐焰在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时,曾经采访过中国驻印军实际最高指挥官郑洞国,询问出境的国民党军战斗力为何远比在国内高?郑洞国回答说主要有两条:一是到印缅的部队完全由英美供应并得到空中支援,加上训练良好,各方面都能压倒衣食弹药不济的日军;二是出国后士兵无法再开小差,打回祖国才有出路。徐焰还查阅了1944年11月兵役部部长鹿钟麟给国民政府的报告,数字显示抗战7年间征壮丁共1100万人,其中有重复统计,实际到达战场者不到500万人,其余都逃跑或病故。国民党军兵员形成“抓——逃——再抓”的恶性循环,战斗力可想而知。 腐败无能终为历史所抛弃,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全面看待历史的人,都承认中国军民抗战的事迹可歌可泣,不过由于当权者腐败无能,取得的战果受到了很大限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徐焰认为,直至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战场上日强中弱的局面都没有根本改变,国内战略要地包括北平、南京、上海、武汉直至广州还都在日军控制之下。 徐焰分析说,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时的指挥和施政极差,令人失望,尤其是当权者发国难财,只顾搜刮而不顾民生。抗战期间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号召不抽烟、不喝酒,力戒贪污,然而,己不正焉能正人?他的亲属和心腹的极度腐化造成上行下效,利用外战消灭和排斥异己更激起内争不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讽刺之词,可谓当时社会大众对国民党当局最愤懑的评价。 抗战期间中国丢失了大部分富庶地区,大后方民众更为困苦,国民党当局却搭上美英战车,腐化之风更急剧滋长。徐焰举例说,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内兄宋子文相继主管国家财政借机自肥,而孔祥熙、宋霭龄之女“孔二小姐”则以走私暴富,卖官鬻爵,连孙连仲升任上将军衔也要向她疏通。1942年美国批准了2.5亿美元对华贷款,马上有0.8亿美元转存到孔氏家族在美国的私人账号上。 徐焰认为,军民关系恶劣,又是影响国民党军抗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汤恩伯统辖下的河南,民谣有“水、旱、蝗、汤”祸害中原之谓。国民党军队为拦阻日军进攻掘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日军千余人却淹死百姓89万人。1944年日军以15万兵力进攻河南,汤恩伯部40万军队1月内全部崩溃。据当时第一战区《会战之检讨》中承认,汤部败退时“豫西民众到处截击军队”。国民党军在本土作战反而没有群众支援,根源何在?在于其政权是压迫人民的腐朽阶级的代表。如此不得人心的政权和军队,就是举着抗日旗帜也无力对日军进行大反攻。 1945年8月,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中国的抗战以日本投降宣告胜利。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了8年抗战,对此中国人民还是给予肯定的,然而这一点并不能抵消其腐败无能和反人民行径留下的积怨。徐焰说,由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接收”变为“劫收”,进一步横征暴敛,令民怨沸腾,结果刚享受胜利者荣耀的国民党政府只能是迅速崩溃。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讲话时也解释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看看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大后方的情况,便可知道这个“抛弃”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