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在华,如只对余个人之不能合作,则余为大局计,必能容忍与谅解,不足为虑。但其态度与性格对中国全体之官兵与国民成见太深,彼始终以二十年前之目光看我今日中国革命之军民,不止动辄欺侮凌辱,而且时加诬陷与胁迫,令人难堪……
彼根本不信华军能作战,更不信华军能有胜利之望。彼之心理既对华军绝无信心,若再欲其指挥华军,以求胜利,岂非缘木求鱼?……
然余为史事对于一般军官严加劝戒,令与史氏合作,且尊重其意旨,俾史氏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自当用尽心力,维持友谊;惟长此以往,若时时发生此种误会,则有防不胜防之苦。故余为大局之前途,为作战之胜利计,甚望罗斯福总统明了此中真相与现状。
蒋介石的意思是希望罗斯福另外派人代替史迪威。而罗斯福对史迪威并非言听计从,这年2月9日,史迪威曾向美国陆军部长马歇尔拍发电报,建议在中国排除蒋介石。罗斯福得知,当即告诫马歇尔说:“我深觉史迪威所提对待蒋委员长大有错误”,“我们知道--蒋委员长经历多少艰辛,才得为四万万人民的领袖。……他是一位行政首长而兼统帅,岂可用对待摩洛哥和苏丹酋长的办法向其作严肃声口。”5月,罗斯福决定拨给中国500架飞机。5月18日,他告知宋子文四点决定:(1)自7月1日起,经由印度对中国的空运,每月增加到7千吨,其中5千供应陈纳德的空军,其余2千吨属于陆军;(2)印度阿萨姆机场如能按期完成,则每月空运应增加到1万吨;(3)5月、6月两个月空运物资,除每月以5百吨供应陆军外,其余悉数分配空军;(4)反攻缅甸计划,决定年底会同英国进行。6月25日,宋美龄向罗斯福总统辞行,28日结束访美乘飞机回国。
但史迪威通过马歇尔及美驻华使馆部分亲共人员,在美国对蒋介石的攻击并未停止,倒越演越烈。到10月16日,英国海军中将蒙巴顿携带丘吉尔手书,偕同美国空军补给司令索摩维尔中将抵达重庆,参加战略会议。蒋介石才不得不向索摩维尔详细地谈了史迪威的严重问题。他说,自己忍耐着史迪威的侮辱言行,已经到了极限,即使再强忍下去,不仅毫无用处,而且会影响到中国军队的士气,妨碍抗日战争。他向索摩维尔表示,有可能要求美方解除史迪威的职务。第二天傍晚,他对索摩维尔商谈了约一个小时,明确提出要求美方解除史迪威的职务。当天晚上他召见史迪威,不料史迪威竟幡然“悔悟”,坦率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并声明今后绝对服从领导,态度十分“诚恳”。蒋介石便取消撵走他的意思,“重加信用”。到第三天,10月18日,蒋介石才在日记中最后记述说:“与索摩维尔续谈史迪威事--准其悔过自新,取消昨日之议;彼乃欣然,甚感余对史宽大为怀之精神。”到这时,蒋史之争才暂时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