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轰动的新闻似乎是这个:《浙江警方破获22年前特大抢劫杀人案,旅馆老板及旅客4人被击打头部致死, 两名凶犯落网,其中一人漂白成作家》。
是的,你没看错,杀人犯成了作家。新闻说,这事发生在湖州,凶手落网时,已成了当地知名作家,出了几本书。从书名和题材看,似乎还不像好多”著名作家“或”著名诗人“那样,是自掏腰包的。
以前听说过杀人犯漂白成协警,成政协委员,成老板。成作家的,还是第一次。
所以,我看到,好多个群--尤其是文青群--充满各种感叹,惊讶甚至郁闷。是啊,文青确实难以理解,尽管世风日下,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作家依然是人设的灵魂工程师,他怎么能和杀人犯画等号呢?
可现实就是如此。
日本曾有个十九岁的少年,报复社会,接连枪杀四人。入狱后,他终于良心发现,开始忏悔,并写了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
因系未成年人,律师请求改判,法官不同意,官司一连打了20多年。
你没看错,是20多年。这人在监狱里辛勤笔耕,著作连连出版并获奖,还加入了文艺家协会,甚至还有个女粉丝嫁给他,在狱中成了亲。
但最终,法官仍判处他死刑。
这两个故事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杀人犯变成作家。
不同的是,一个在没被抓获前成为作家,一个在抓获后成为作家。
虽然不好妄断前者这些年是否有良心的忏悔,但从他写的武松之类的充满暴力内容的作品来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而,我估计,他漂白成作家大约还是出于爱好或是生存需要;而后者,却是出于悔罪。
当然,四条人命,悔罪也于事无补。所以法官坚持把他送上刑场。
文青的惊讶在于他们心里还葆有一份天真:像作家、艺术家这种从事高尚的精神工作的人,理应是善良的--至少不该是凶恶的杀人犯吧?
然而,他们忘了一点:人的道德品质与才华并无正比例关系。
一个人会写几句诗,会画几幅画,不等于他就心地善良;更不会因为他出过几本书,获过几个奖,就是道德模范。在绝大多数作家、艺术家那里,文学艺术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在创作时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以外,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即便有极少数以文学艺术为灵魂追求的,也不一定能医治他们的人格分裂症。
比如我曾经在本公号里写过的著名诗人阿橹。他的作品,一看就比湖州这个姓刘的杀人犯高出好多个层次,可他还是杀了人,而且是为了金钱杀人。
(阿橹故事链接:他沦为杀人犯被处决已有20年了)
再比如顾城,曾经的童话诗人。在杀妻事件之前,你相信他会向亲爱的人举起斧头吗?
杨广、乾隆这些帝王,都是非常热爱文学的雅人,杨广的诗写得很漂亮,乾隆虽然不以质胜,却留下了比全唐诗还多的作品。
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
再如那位面对早年种下的柳树流泪感叹,并写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桓温,温情一旦过去,他在攻陷成都后,仍然毫不犹豫地把这座美丽的城市烧成瓦砾。
我曾在某个文学机关服务过几年。按理,那座院子里都是文人,都是作家,都是”灵魂的工程师“,理应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可我见到的和听说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拆台子,打棍子,拉圈子,吊膀子,摸奶子的诸种奇闻,如果把它写出来,估计纯洁的文青们要昏过去了。
顺便说,如今我几乎不参加所谓的文坛活动,不与某些人打交道,就是因为害怕。
害怕吐。
厨师不一定比司机高尚,民工也不一定比医生自私,按摩房里的小姐可能也有原则,大学教授不见得就更具诚信。
职业只是职业,只是为了混碗饭吃之所需。
从前有个精英,提出要给国人建立道德档案。如何建?根据职业还是根据收入?不论哪一种,都是扯淡。
活了这些年,我明白了个小道理:职业只是表明这个人靠什么吃饭,与他的操守、能力没有多大的鸟关系。
杀人犯漂白成作家,这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
它说明,作家这个行业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低了,简直快低到尘埃中去了。作家们再不努力,怕是要被改行的杀人犯超越了。
当然,同时也说明,杀人犯的隐藏手段越来越高明,漂白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下次作家聚会时,文青们,睁大眼睛哟。
那谁谁说的,人们啊,我是爱你们的,你们要警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