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是《权力的游戏》终于推进到了我们喜闻乐见的剧情:维斯特洛大陆自相残杀许久后,女王们终于打算捐弃前嫌,携手并肩,去对付长城外的异鬼大军了。我们的两位男主角——一无所知的雪诺,毒舌但心软的小恶魔——自然在其中大有功劳:斡旋、沟通、协调,一起去打鬼子。 等一下……是不是有点耳熟? 《魔戒》里,阿拉贡所做的,也就是这个:协调各方势力,对抗半兽人军团和魔多大军。 《斯巴达三百勇士》里,莱昂尼达斯则参与了希腊联军,以寡击众,带着勇士们,对抗东方来的波斯大军。 欧美战争题材影剧,多有这个倾向:敌人滚滚而来,大军压境;正派势单力孤,于是奔走会盟,最后嘛,当然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团结的一方击败对手。在携手并肩的过程中,大家的龃龉也消了,甚至还能跨种族合作呢——比如,《变形金刚》系列,汽车人还拉着人类,一起斗霸天虎呢。 这点“大家联手打魔王”的心思,如果追根溯源,是欧美文化久藏心中的一点……恐惧吧。 2 且说《斯巴达三百勇士》,讲述的是希腊与波斯的战争,但战史学家常将之吹嘘为东西方的战争。欧洲人习惯将欧亚非三大洲交界那地方,即叙利亚、埃及、土耳其所在的地方,当做东西方分割线。在希腊人眼里,自己是文明的西方城邦,波斯人则是庞大的东方帝国;自己是协同作战的自由人,对手则是亚洲来的蛮族。 希腊罗马人还习惯吹嘘东方来的战斗力如何庞大,公元前484年波斯远征时,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说,对方来的有2641610人——二百多万波斯军人,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不可能。但这就是当日希腊人的观感了: ——大帝国席卷而来,我们只有携手并肩,才能解决! ——雅典与斯巴达,包括希腊联军,必须携手作战! 他们的联盟微妙到何种程度呢?著名的萨拉米斯海战前,斯巴达人本准备放弃决战;于是雅典的当家地米斯托克利跟联军盟主、斯巴达的当家欧利拜德斯威胁,“你不决战,我们雅典人就撤走,大不了去意大利!” ——您看,都用撂挑子来逼盟友出战了。 为了逼迫希腊诸将下决心,地米斯托克利甚至写信给波斯王薛西斯,说希腊人会逃走;薛西斯包围了希腊舰队后,地米斯托克利才告知全军,“我们被包围了,只有决战。”于是希腊诸将才真正被捏成一股绳,去咬牙切齿、跟波斯人决战了。 ——您看,都得靠卖自己情报来逼盟友和好了。 这大概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所谓,西方文明抵抗东方大帝国入侵的故事。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3 公元451年,号称“上帝之鞭”、祸害欧洲、杀人如麻的匈奴王阿提拉,不知道两年之后,他老人家就要死在洞房花烛夜(洞房夜忽然流鼻血而死),只顾引着大军,满欧洲开拓牧场。 他老人家分军三路,通过比利时高卢,一路烧杀抢奸,兰斯、梅斯、康布雷、特雷弗这些城市,所过皆墟,然后终于围攻了奥尔良。当时欧洲人对这个东方草原来的游牧蛮族心存恐惧。阿提拉围攻奥尔良时,西欧只有这么一座大城市还保留所谓西方文明了。城里的阿莱努斯主教奔去谒见西罗马军队老大埃提乌斯,告诉他奥尔良城不可能守过6月14日。结果在6月14日上午,一个奥尔良士兵在瞭望塔上,望见了埃提乌斯和迪奥多里希,看到了西罗马军团的飞鹰旗与西哥特人的绣旗——援军来了。 这一天号称“西方文明得以存续的一天”。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魔戒》第三部里,阿拉贡和洛汉国驰援刚铎,击退半兽人军团呢? ——哦对了,另一件事: 历史上,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瓦伦提尼安,有位姐姐叫洪诺留。这位王姐公主因为跟家里不和,派人给阿提拉送了个戒指,要阿提拉娶她为妻,自己跟瓦伦提尼安皇帝要求,割让西罗马帝国一半给自己,这事儿后来逶迤引发了匈奴与罗马的仇恨,终于到了后来引发如上所述的沙隆会战。 如果把这里的洪诺留换成龙母,阿提拉换成卓戈,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呢? 4 之后世情变易,欧洲人心目中的东方大敌,也就成了阿拉伯人。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陷变成伊斯坦布尔之前,一直是欧洲人心目中,抵抗异族的东方大盾——仿佛《权力的游戏》中的长城。基督教组织的十字军东征,说白了,也就是中世纪基督教诸侯联军,跑去东方打打杀杀一番。 因为“联军组队刷东方帝国”已成传统,所以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围攻时,热那亚人、威尼斯人、罗马人各色来帮忙的热心斗士并不少;而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时,基督教世界陷入巨大的悲哀之中,觉得马上要被庞大的土耳其奥斯曼给吞并了——就像雪诺们觉得,异鬼马上要把人类都给干掉了似的。 所以才有1571年著名的勒班陀海战:威尼斯共和国、西班牙帝国、热那亚共和国、教宗国、托斯卡纳大公国、萨伏依公国、乌尔比诺公国……这些欧洲大大小小的势力,又组了个联盟,一起去对抗奥斯曼。带头的是西班牙王弟约翰。因为是联盟,所以当然又有是非: 就在开战前几天,威尼斯主将文尼罗的船上,西班牙人和威尼斯人吵起来,引发斗殴,死了人;文尼罗处死了几个西班牙人,西班牙王弟约翰大怒,要关押文尼罗,眼看联盟要崩溃,教皇派来的副将科洛纳赶紧交涉,把事儿平了——但从此之后,约翰不再跟文尼罗说话,发号施令,也由另一员将领转达。听着跟小孩斗气似的。 好在这一战最后赢了,是所谓基督教世界联军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大胜。于是不免又成为各色油画传奇的产物,庆祝基督教世界同仇敌忾地,对抗了东方大帝国。 5 又两百年后,著名的维也纳会战,是所谓神圣联盟vs奥斯曼帝国。神圣联盟包括波兰立陶宛联邦、奥地利、萨克森、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哥萨克……这一战击退奥斯曼后,是所谓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之战。从此奥斯曼无力再向欧洲扩张。当然了,又是基督徒们的胜利、东方大帝国的失败。 这一战还有个趣事:当时有位亚美尼亚人,叫做约翰内-迪奥达精通欧洲语言和土耳其语,于是在1683年奥斯曼大军袭来时,他老实不客气,在维也纳开起了自己的咖啡馆。他给奥地利军队担当翻译,同时胆大包天的在战争期间从事咖啡贸易。两年后,奥斯曼大军败北,维也纳宫廷给了迪奥达一个帝国内的独家专营咖啡权。这是个大便宜,但想想看:人家可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豁出性命在卖咖啡呢! 基本上,那也是中欧世界最早的咖啡馆之一了。 6 所以,您也明白了: 历史上,欧洲人总是这么担惊受怕的:公元前,希腊人一直没统一,小城邦对抗东方;中世纪,他们自己一直分着,很少形成统一大国,所以总觉得来个东方大势力自己就有麻烦。在欧洲人历史上,先是波斯,再是安息,然后是匈奴人,是阿拉伯人,是塞尔柱土耳其人,以及一度打到波兰的蒙古人……等奥斯曼帝国衰落后,西欧还是紧张着:俄罗斯崛起了,俄罗斯变成苏联了、柏林墙建起了…… 欧洲人总觉得,东方的某大帝国一过来,世界就要完蛋啦。 虽然形象各异,但基本上,西欧世界描绘的异族都是一样的: 带有游牧民族气息;形象可怖(异鬼、半兽人、波斯大军)、铺天盖地、服从于某个魔王、野蛮、残忍、恐怖…… 我们可以说,这是欧美文明里,长久的历史恐惧。投射到电影与电视剧里,便是如此:正经文明世界,大多被描述得小邦自立,各行其是,很文明,但无法独自对抗东方大帝国;当东方帝国侵来时,大家就要联合起来打异鬼、打半兽人、打波斯人、打匈奴、打风暴兵…… 也因此,欧美剧里喜欢描述的英雄,未必总是最能打的那位,却是能够捐弃前嫌,统合众心、协调各方利益的人物——就像《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第五集最后,雪诺说,“我们是一边的,我们都在呼吸。” 一如当年约翰带领基督教舰队,向奥斯曼舰队前进时的说法,“我们是一边的,我们都信上帝。” ——所以历史上,欧洲人对俄罗斯大地一直颇为忌惮,也可以看做是,对东方大帝国恐惧的延续吧:他们千方百计不指望俄罗斯的触角往西伸,对一切疑似有大帝倾向的东方国家都很紧张,既是出于宗旨不同,也是因为,在漫长历史上,西欧基督教世界或自诩的文明世界,真的被东方铺天盖地的大帝国,给折磨怕了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