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纪委网站刊发了一篇以古喻今的反腐文章,讲了晚晴时期庆亲王奕劻的故事。在晚晴曾权倾一时的庆亲王在死去近百年后,突然就这么华丽丽地火起来了。 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庆亲王永璘的孙子,在大清风雨飘摇的那些日子里,本来只能算疏宗的奕劻却突然时来运转,官运亨通。尤其是别人有喜事,他就升官。咸丰帝三十岁大寿,他从贝子晋封贝勒。同治皇帝结婚,他加郡王衔。光绪皇帝结婚,他自己得了赏赐不算,儿子载振也跟着封官。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他晋封亲王。戊戌变法那年,也就是1898年,他获授“世袭罔替”,成为清朝历史上第十二位世袭罔替的亲王,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铁帽子王”。 这个待遇大清的历史上总共只有十二位,初期八位,中期只有康熙帝的儿子怡亲王得到,晚晴得到的分别是恭亲王奕訢和醇亲王奕譞。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一度曾有过被立为皇储的机会,点子多,人称“鬼子六”。另一位醇亲王奕譞就不用说了,他儿子载湉入继大统,是为光绪帝,孙子溥仪又入继大统,是为宣统帝。只有奕劻从一个本来很不起眼的皇室边缘人,一步步晋升,直至最终获授“世袭罔替”的皇室最高待遇,算是晚晴最成功的皇室逆袭。 中纪委网站的文章说,奕劻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成功地把麻将引入皇宫大内,得到慈禧太后欢心,另外就是会搞“众筹”,在外面卖官鬻爵敛财,然后把得来的钱财再拿去搞商业投资赚大钱。最后的一笔大买卖是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给他送了钱,他上奏朝廷,请求启用袁世凯镇压武昌起义。这一回,终于把大清推到沟里去了。大清逊位,他为了避祸迁居天津,自然就没人给他送钱了。七年后,死在天津,仍然在紫禁城的逊清小朝廷给他的谥号是“密”。 这个谥号之前也有皇室宗亲得过。康熙帝的孙子諴密郡王弘畅,乾隆三十九年袭郡王,乾隆四十二年进亲王,乾隆四十八年又降郡王,乾隆六十年薨,谥曰密。从袭封到死去,总共21年,一会升一会降,显然乾隆帝对他的感情很复杂,可算又爱又恨,爱恨交加。 逊清小朝廷给奕劻这个谥号,按照中纪委网站的文章的解释,意思是“查找不足,认真整改”。到清朝的时候,谥号这个盖棺定论的评价制度体系也很完善,以前常见的恶谥其实很少,多数都给比较好的字,没有得到好的字,就算评价不高,给这个“密”字,其实就是隐晦的差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