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投身汨罗江自沉而死,成为千年来举国纪念的传统节日。 屈原早年曾受楚怀玉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制定,主持外交事务。屈原主张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诽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屈原竭力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未能如愿,反而于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被逐出郢都,流放汉北。后又因小人的谗言被楚顷襄王再次逐出郢都,流落江南。奸佞小人的中伤,昏庸帝王的放逐,让屈原有志难舒,面对楚国之危难,民生之多艰而无可奈何,屈原唯有带着满腔愤懑,投身汨罗江中。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听到郢都被秦攻破,一时悲愤交加,感慨万千,既然有志救国却回天乏术,唯有以己之死祭奠国之亡魂。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早已萌生了离世思想,是仿效殷朝贤臣彭咸进谏不成而投水自尽的壮举。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有意在舜帝祭日投江,以实现与先帝聚首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抱负与理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