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上不喜臣子对自己阿谀逢迎的皇帝都有谁?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阿谀逢迎的意思: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周围,总有很多的帮闲者,他们投其所好,进谀词、表忠心、舞文弄墨、移花接木,为统治者抬轿子、吹喇叭,制造太虚幻境。很多统治者就是在这种自己喜欢的虚幻氛围中,喝多了这些人进献的迷魂汤,以至忘乎所以,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当然,也有少数统治者是清醒的,他们不喜欢阿谀逢迎。他们不但会掷还谀词,甚至还会怒斥阿谀者。
    宋人龚鼎臣在《东原录》中记载:赵匡胤登基后,曾将丹凤门修葺一新。有个文臣梁周翰,急忙写了篇《丹凤门赋》,大肆渲染丹凤门的壮观,大拍皇上的马屁。谁知赵匡胤并不买账,带着鄙夷的神色问大臣:“为何要写此赋?”身边的大臣们回答说:“梁周翰是做文字工作的,国家取得了新成就,皇帝开创了新气象,他撰文歌颂,是他的职责啊!”赵匡胤却说:“不就是修了一个门楼吗?也值得讲这么多废话?这些耍笔杆子的‘措大’,也太爱拍马屁了!”说完,就把那篇梁周翰精心炮制的《丹凤门赋》扔到了地上。
    “检点做天子”的赵匡胤,本是一赳赳武夫,从他嘴里冒出来这句辱骂读书人为“措大”的粗话,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可在舞文弄墨的文人眼里,却被一句“措大”羞了个颜面全无、灰头土脑。而赵匡胤这一看似粗鲁的举动,对于曾经被铺天盖地、排山倒海般歌功颂德的文字,看花了眼和迷失了方向现代人来说,应该为赵匡胤的这一“英明”举动拍手叫好。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春,贵州布政司报告说:“去年北征班师时,皇帝的恩诏传到思南府,听到太岩山接连喊了三句‘万岁’声,这是皇帝威德远加山川效灵之应。”礼部尚书吕震看到报告后,觉得这是一次向皇帝献媚的好机会,于是,请求上表祝贺。永乐皇帝朱棣不但没有允许这样做,还把吕震狠狠地骂了一顿:“臣子侍奉君主,应当坚守道义。阿谀取容,不是贤人君子应该做的。人在山谷中呼喊口号,远处的大山产生回音,在道理上是解释得通的。布政司官员不懂事理,以为是祥瑞,尚且可以理解,你身为国家主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的长官,不能辩别其荒谬,还想带头进献贺表,逢迎取悦朕,难道符合人臣以道事君的大义吗?”责骂过后,吕震这才闭上了嘴(载于《典故纪闻.卷七》)。
    像宋太祖、明成祖这样不图虚名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毕竟不多,更多的倒是喜欢阿谀逢迎、甜言蜜语的昏君和庸君。在此情况下,大臣们,特别是在皇帝身边工作的人,如果能够在君主糊涂时直言相谏,有时也能使昏头昏脑的统治者稍微清醒一些。下面列举两个例子,以便举一反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