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境内的金坛土墩墓群,是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由于省道265茅庵段的建设,去年底,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单位对该墓群开展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昨日是世界博物馆日,记者对考古现场进行了一番探访,3000年前江南金坛土墩墓就此揭开神秘面纱。记者了解到,这里一共发掘出8座春秋时期土墩墓,3个六朝墓葬以及2个明清窑址,出土了近千件文物。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江南地区特有的葬俗,先民们在安葬逝者时,不往地下挖墓坑,而是平地建墓,再堆成馒头状的封土。据了解,金坛薛埠土墩墓共有10余座,沿着一条山脉排列,同时还有六朝墓葬以及明清窑址等。发掘工作自去年12月初开始,井头村土墩墓和明清时期窑址已发掘完毕,高庄土墩墓和新村土墩墓、立夫路4号土墩墓野外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牯牛墩土墩墓、六朝墓葬和立夫路土墩墓群1、2、3号墩正紧张有序的发掘中。 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发掘出近千件随葬品,有几何印纹硬陶罐、陶坛,夹砂红陶鼎、硬陶盂,还有巴掌大小的陶碗、青瓷碗等。 “向心式”墓葬意义非凡 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立夫路的一座直径超过20米、高约4米的土墩墓。站在顶上,可以看到整个土墩的情况:位于中心位置的主墓还没有发掘,7座小墓葬均匀分布在主墓的四周,形成一个放射状的圆圈。 考古现场负责人曹军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向心式的土墩墓,以最早的主墓为中心,堆土成包。然后再以主墓为同心圆圆心,向外以圈状扩散新的墓葬,并不断填土覆盖进行稳固。根据推测,这些墓葬的主人应该都是同一家族的。”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一墩多墓向心型结构的形式,是当时家族墓葬形制的突出体现,该类墓葬形制对中国汉代家族墓葬形制的形成、日本弥生时代的坟丘墓和古坟时代的古坟、韩国马韩时代的墓葬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来,日本、韩国学者多次到苏南地区对土墩墓进行考察,以土墩墓研究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已成功召开多次,成果颇丰。 据了解,此次考古还首次在土墩墓内部发现了极为少见的祭祀平台,填补了学术空白。 土墩由“草包泥”堆砌而成 常州博物馆负责的牯牛墩土墩墓,是这次发掘中最大的一个土墩,直径达到40多米。和其他的土墩墓不同的是,这座土墩墓至今没有发掘出任何随葬品,但从发掘的剖面来看,有着大量的鱼鳞状结构。 常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彭辉告诉记者:“这个土墩的封土采用草包泥形式堆筑,草包泥是用芦苇或其他野草包裹黄泥制成,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先民就已采用这种草包泥筑建防洪堤坝和城墙。这次春秋的土墩墓也发现了类似结构,类似于我们现在用麻袋把土装在一起,用来堆砌土墩墓,这样既能快速地堆起来,又能防止水土流失。从结构来看,这里很有可能是个大墓。也有专家认为这里可能是个祭台之类的建筑,有待进一步发掘。” 拓展内容:土墩墓的相关资料 土墩墓是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然后再在其上挖造墓穴。土墩墓是适应南方多河流湖、地下水位较浅的条件,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周边地区的良渚文化中。 建筑特点: 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研究者多认为是吴越文化的葬俗。 建筑特色: 良渚文化有60%左右的遗址属所谓的“土墩遗址",这种土墩系人工堆造而成,一般高约六米,也有少数高度在两米左右。许多土墩上发现有由祭坛和墓葬组合而成的所谓祭坛墓地,由以早期的赵陵山、张陵山,中期的瑶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