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义子养子泛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末五代以来无论太监、军阀、还是富贾豪绅都醉心于收养义子。五代共有"百余平民以军阀义子的身份留名史册,更有四位义子皇帝承继大统"。上文提到的朱温有养子4人,李克用有史可查的义子多达16人。 唐末中央衰落、藩镇割据恶化,”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渐成为各路军阀的共识。军阀豪强纷纷通过收养义子招纳笼络人才、扩张势力。通过特定的仪式,义子改姓成为家族中一员,以家长(父亲)为核心,以虚拟血缘关系强化对家族的忠诚。后唐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消灭后梁,李克用能征善战的16个义子功不可没,其中李嗣昭、李嗣本、李存进先后战死沙场,李嗣源更是辅佐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打下后唐半壁江山。相比于李克用养子突出的军事才能,朱温的义子多才多艺:朱友文,善谈论,颇能写诗;朱友恭,擅长经商理财。 不过,五代军阀的养子们或成为手握实权的高级将领,或是掌控一方的节度使,两者常常互为奥援,实则削弱了军阀政权的中央权威。义子叛乱是五代战乱频仍、王朝短命、纲常沦丧的重要原因。 父子相残兄弟反目 养父子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本质上是政治利益的相互交换,养父为加强实力,义子为追求前途富贵。养父掌权之时,义子们尚能尽忠效力,但养子之间,养子与亲子之间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上述李存孝遭车裂正源于李克用另一个义子李存信的构陷迫害。朱友文作为义子深得朱温宠信,很可能被立为太子,已遭人妒恨,待朱温病危之时,朱有珪就痛下杀手。 可是,朱有珪同父异母的弟弟朱友贞并不甘居人下,在洛阳发动兵变,逼得朱有珪自杀,然而故事还没有完。朱温的另一个义子朱友谦与敌手李存勖联兵,灭了后梁。为了皇位与权力,朱家父子兄弟六人竟然上演了一出连环相杀的伦理惨剧。但最后“胜出”的朱友谦就有好下场吗?他因灭梁有功,被唐庄宗李存勖收为养子,家族一时尽享荣华,但后来还是被庄宗所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