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三十六计》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是一种怎么样的计策 实例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山村里,人们走路,特别是走杂草丛生的山路时,总拿着竹棍子,一边打击杂草,一边行走。为什么打草呢?杂草丛是毒蛇出没的地方,毒蛇,诸如地皮蛇、响尾蛇等,大多体形小,肢色或如土色或如草色,喜欢潜伏在草丛中,袭击路人,不易被人发现,毒蛇咬人一口,致伤致残,甚至致命。但是,这类毒蛇怕竹棍。人们打草,是为了惊蛇,蛇受惊逃走了,路上安全,受惊跑出来的蛇,目标明确,会被人一棍子打死。而三十六计中的打草惊蛇也就是利用了这个典例实行了军事方面的改革和运用。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复者②,阴之媒也③。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
    ③阴之媒也: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
    “复者,阴之媒也”,意即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古人按语说: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挥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孙子·行军篇》)。
    兵法早已告诫指挥者,进军的路旁,如果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复杂变化多端,有时已方巧设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层出不穷。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动,中我埋伏,聚而歼之。
    打草惊蛇,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