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三十六计》:第二计 围魏救赵计策深度解析案例 揭破解之法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敌人很强时,与其鸡蛋碰石头或者石头碰石头,不如把强大的敌军拆散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古人按语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本指魏国攻击赵国时,齐国不去现场救援,而用围攻魏国都城的办法解救赵国。现借指攻击敌人的软肋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孙子的比喻十分生动形象,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