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计策的古代案例: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莫傲屈居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燥,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候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纹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抛砖引玉计策的现代案例: 周末,老师在群里发布消息,让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做一个手工小制作。老公一向心灵手巧,而且特别愿意参与儿子的各项课外活动。听到这一消息,他立即坐在电脑前帮儿子搜寻小制作的目标。 经过一番搜索,老公让儿子用一次性水杯做一个小台灯。这个小制作特简单,只需三步:一、将纸杯剪开,用杯底当底座;二、用纸卷成一个杆子做支架;三、剪一个纸杯做灯罩。将灯座、灯杆、灯罩涂上不同的颜色,用胶水一粘,OK。做完小制作,老公马不停蹄地拍了照片晒到群里。 小制作完成后,儿子要去看电视,老公说:“别呀,这个小制作太简单,没有创意,我们再做一个吧。”尔后,老公又指导儿子利用易拉罐瓶、毛线、纸板、废旧光盘制作了一个小帆船。 周一接儿子放学,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的小帆船得了一等奖。班里有一半同学模仿我在网上晒的小台灯。”随后,儿子笑笑说:“这要感谢老爸,要不是他‘抛砖引玉’给我们班同学,一等奖说不定是谁的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