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什么是"新文体"?梁启超"新文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新文体”主要是指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在进行报刊文学写作中创造的一种散文新体,也被称为“报章体”。而梁启超不仅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社会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舆论宣传家。他曾说过:“我二十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又说:“鄙人二十年来,固以报馆为生涯,自今以往,尤愿终身不离报馆之生涯者也。”在漫漫的救国救民道路探索中,梁启超的一生始终与政治和文学交织在一起,文学既是他宣传革命、唤醒国民的号角,也是他宣泄感情、发表杂论的阵地。在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宣传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新文体”散文,为维新运动鼓吹,并因此赢得了“舆论界之骄子,天纵之文豪”的美誉,本文就着重探讨他这一时期创作的“新文体”。
    《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是梁启超刊载新体散文的主要阵地。黄遵宪曾高度评价梁启超及其所主编的这些报刊,认为梁启超发表在这些报刊上的新文体散文“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这一方面说明了梁启超的“新文体”感情真挚,具有卓越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梁启超的“新文体”所产生的重大的社会影响。下面就简要论述一下“新文体”新在何处以及它的特征。
    梁启超之所以将自己的散文创作称为“新文体”,主要目的在于与当时占正统地位的桐城派古文、骈文以及时文八股等“旧文体”相区别。与旧文体相比,梁启超的“新文体”显得不拘一格,通俗晓畅,感情真挚,文气纵横,赢得了时人一致的盛赞,并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风。具体的说,梁启超的“新文体”以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独到的见解为散文写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他的报刊文章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为当时沉闷的文坛注入了新风,也呼唤着文学改良运动的到来。
    梁启超"新文体"的主要特点如下:
    其一,平易畅达,不拘一格。他能够本着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心态吸取一切文化、文学养分;其新文体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影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且以表达自由、平易畅达为基本追求。
    其二,言文合一、精练新鲜。他在文章写作中,往往有意采用浅近文言文,以发挥其言简意赅的长处。与此同时,还不时“杂以俚语、韵语以及外国语法”,以发挥其明白上口或表达严密的优点。此外,梁启超还通过他人翻译和自学日文,大胆借取了乃至创造了许多外来语,使得文辞句式富有新意。
    其三,收放自若、情理交融。梁启超的政论文,往往以逻辑与形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为着眼点,较好地处理了说理、议论与感染和抒情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纵笔所至不检束”,“然其文条理明晰”;二是“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梁启超新文体的另一大特点,是逻辑与形象互渗,议论和陈述结合,说理和抒情交融。因此,其文往往既说理充分,又形象生动,既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又情感充沛、动人心魄,因而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主要特点如下:
    其一,平易畅达,不拘一格。他能够本着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心态吸取一切文化、文学养分;其新文体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影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且以表达自由、平易畅达为基本追求。
    其二,言文合一、精练新鲜。他在文章写作中,往往有意采用浅近文言文,以发挥其言简意赅的长处。与此同时,还不时“杂以俚语、韵语以及外国语法”,以发挥其明白上口或表达严密的优点。此外,梁启超还通过他人翻译和自学日文,大胆借取了乃至创造了许多外来语,使得文辞句式富有新意。
    其三,收放自若、情理交融。梁启超的政论文,往往以逻辑与形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为着眼点,较好地处理了说理、议论与感染和抒情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纵笔所至不检束”,“然其文条理明晰”;二是“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梁启超新文体的另一大特点,是逻辑与形象互渗,议论和陈述结合,说理和抒情交融。因此,其文往往既说理充分,又形象生动,既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又情感充沛、动人心魄,因而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