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岸文教、科技交流。在北京预备性磋商时,双方确定了两岸青少年交流、科技交流、新闻界交流3个题目。此次会谈,双方进一步商定了交流及商谈的具体项目。 双方在新文稿名称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大陆方面主张采用“共同新闻稿”或“会谈纪要”的形式发表;台湾方面则主张用“备忘录”。最后,双方商定共同协议的名称为“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28日晚,双方达成最终协议。29日上午,协议签署仪式在海皇大厦4楼举行。汪道涵会长和辜振甫董事长在4份文本上先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这四份协议分别是:《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 此次会谈,引起了海峡两岸人士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会谈成果的本身。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汪辜会谈”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两岸关系风雨五载 “汪辜会谈”后,“两会”按照《汪辜会谈协议》的规定,在处理两岸事务方面积极合作,解决了大量的突发性事件,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但 1995年,李登辉访美给“两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也给两岸关系造成了极大破坏,致使两岸关系在近3年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为了加强两会联系与接触、进一步缓和改善两岸关系,1998年6月25日,海协正式发函邀请辜振甫率“海基会”董、监事团于9月或10月中旬来祖国大陆访问。8月24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发表谈话,欢迎辜振甫来访,并表示海协愿意与海基会进行一切有利于和平统一、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对话。谈话发表后,引起岛内各界强烈反响。9月15日,海协致函海基会,提出辜先生来访的行程安排建议,并同意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许惠祐先期来京就相关细节交换意见。1998年9 月21日至24日,许惠祐到达北京,与海协就辜振甫来访的时间、地点、具体安排等交换了意见,从而为汪道涵和辜振甫两位老人的再次见面铺平了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