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中学习如何战斗 几乎所有攻击目标都位于海拔在16000到18000英尺的喜马拉雅山脊线附近或干脆就在山脊线上。裸露的岩石地貌加上覆盖的积雪给印军飞行员在茫茫雪原上空识别目标增加了不小困难。从机舱向下看去是一片独特的高原地形,于是印军飞行员给攻击行动起了个形象的代号:“Safed Sagar”意为“白海”。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空袭第二天,印军就损失了两架飞机:一架米格-27在离开目标上空时遭遇空中停车,飞行员在连续两次空中点火失败后被迫跳伞,接着被巴军俘虏,直到6月3日才获释;另一架米格-21为了搜索之前坠毁的米格-27,低空掠过巴军阵地时被对方肩扛式防空导弹击中,飞行员照例跳伞被俘。不过他可没有第一位飞行员那么幸运,被俘后遭到巴军残酷虐待后被枪决。 第三天,为了安抚陆军的不满情绪,印度空军勉强出动了武装直升机进行低空火力支援,却又有一架米-17直升机被对方防空导弹击落,机上四名成员全部丧生。 初战失利让印度空军将领们很快学到了以色列人花大代价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得到的教训。当时埃及和叙利亚人用萨姆防空导弹与高炮构建起来的防空体系在短短几十天的战斗中就击落了一百多架以色列飞机,占到当时参战以机总数的三分之一。虽然巴基斯坦空军没有参战,但用肩扛式防空导弹构建起来的防空网仍旧能对印军飞机构成威胁。 于是印度空军开始改变战术:不再出动武装直升机执行任务;命令固定翼飞机在执行任务时必须保持足够飞行高度,避免遭到对方肩扛式防空导弹攻击。这些命令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后再无任何印军飞机损失。 为防止巴基斯坦空军骚扰,印度空军还出动米格-29战斗机群开始执行空中战斗巡逻任务。而巴基斯坦空军的F-16A战斗机群也刻意避免与印军接触,仅仅在双方控制线后10-20英里距离上进行空中巡逻。 到此时印度空军已经出动了60架装备精良的战机执行空中打击任务。各个中队在出勤间隙开始有意识的训练夜间攻击,努力提高飞行员在月夜条件下进行攻击的适应能力。利用夜间在高海拔地区上空执行这样的战斗任务,对于印度空军而言还是一次崭新的尝试。 由于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7战斗机仅具备简单的无控炸弹投掷能力,第一阶段的空中打击行动取得的效果很有限。于是到5月30日,行动开始第四天,印度空军总参谋长决定派遣有投掷激光制导炸弹能力的“幻影2000”H型战斗机参战。到6月12日,“幻影”机群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参战了。 6月17日,打击行动终于迎来了转折点:一波“幻影”攻击机群借助机载计算机辅助武器瞄准系统,使用高攻角俯冲投弹技术向巴军一处主要后勤营地投掷了1000磅无控炸弹并彻底摧毁这个营地。 6月24日,打击行动迎来了第二个里程碑:一组“幻影2000”H攻击机编队向巴军阵地投掷了激光制导炸弹--这在印度空军历史上是第一次!当时这组编队向盘踞在代号为“虎”的山头上的巴军指挥所投掷了两枚各1000磅重的“铺路II”激光制导炸弹,一举捣毁了这处指挥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攻击中,印度“幻影”通过“利特宁”光电瞄准吊舱在差不多九英里外发现目标;接着在距离目标斜线距离五英里处投掷炸弹后,“幻影”一直躲在安全距离上使用激光瞄准吊舱照射目标直到炸弹命中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