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常对我爸爸说,我给你们一双手,你们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后来,我爸爸常常对我们说,给你们两只手、一副很好的身体,你们要靠自己。”在冯丹龙看来,祖父的教导,是言传,也是身教。 勤俭朴素,是冯玉祥身体力行的。土布衣裤、布鞋布袜是他时常的装束。 “他也从小教育理达姑姑不能做娇小姐。”冯丹龙回忆说,“印象里,我奶奶和姑姑从来没戴过首饰。” 冯玉祥还要求子女认真勤奋。“爸爸和姑姑小的时候,我爷爷每周要求他们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他们后来写得一手好字,就是这样练成的。” 慈厚博爱也是冯玉祥持守一生的准则。上世纪30年代在山东泰山,他和夫人共同创办了15所小学,免费供贫民子弟读书。抗战期间,冯夫人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拯救难童。经费困难时,冯玉祥对夫人说,“那咱们捐六千块钱,这可以够一百个孩子一年的费用。” 祖父的博爱也融入了冯丹龙的血脉里。目前在公司,她还负责慈善捐赠的项目。在冯丹龙看来,“行善并非富人的专利,善举的源泉更重要的是来自精神。”而她的精神源泉,显然与祖父的精神财富分不开。 1948年,冯玉祥立下遗嘱:“我没有什么东西,有几间房子交给李德全夫人……至于我的几个孩子,虽然还有未毕业的,只要他们能自爱,有双手,就不会饿死。” 建国初期,李德全实践了冯玉祥将军的遗愿,把他的遗产和房产全部无偿捐给了国家。现在,他的后代们也如他所教所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爷爷的这份生命留言,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很厚重。它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冯丹龙深情地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