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袁世凯之孙袁家诚:祖父根本没签“二十一条”(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而对袁氏后人的这一说法,董哲的回应是,《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有其特殊性,既要尊重历史,同时也要留有一定艺术创作空间,而对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的问题,他称“初中课本就有定论”。
     记者查阅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关于“二十一条”的表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袁世凯竟然不敢反对。日本得知袁世凯想当皇帝,急需取得日本支持,于1915年,由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暗示说:“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十一条”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成为两造争执焦点。事实上,“二十一条”并未全盘照签,最后签署的修正案,已经与最初的“二十一条”有很大区别,现今已有不少历史资料为证。在1915年5月25日正式签署的这个条约中,日方提出的第五号七款已被删除,第三号两款变成了一条换文,第四号改由袁政府自行发表声明。
     而自1915年1月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至最终签署,其间也有相应历史资料证明,袁世凯政府采取了拖延、泄密、刺探日方底线、利用公众舆论助力外交等等方式,努力减少损失。
     袁世凯当时对“二十一条”的反感,也有其朱批为证。据曹汝霖时任外交部次长回忆,他收到的袁世凯批阅件上有这样的文字—针对合办矿业:“可答应一二处,须照矿业条例办理,愈少愈好,可留予国人自办。”针对建造铁路:“须与他国借款造路相同,铁路行政权须由中国人自行管理,日本只可允以管理借款之会计审核权,惟须斟酌慎重。”
     故意“泄密”,“以夷制夷”
     《顾维钧回忆录》披露,在交涉过程中,袁世凯交代替代孙宝琦的外交总长陆徵祥,应逐项逐条商议,不可笼统并商,以达“尽量拖延”的目的。对此,陆徵祥心领神会,于是想出了许多计策,与日方展开了周旋。民国著名记者陶菊隐在《袁世凯真相》中也指出,日方要求从速解决,建议每日开议一次。袁方则主张每星期开议两次。在第七次会谈后,日本政府一边增兵南满,同时恐吓称“如果数日内交涉仍无满意之发展,恐将发生意外”。此后袁政府同意每周开议三次。如此反复,自2月2日正式开始谈判,至4月26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止,历时84天。前后会议25次,会外折冲不下20余次。
     故意“泄密”,希冀“以夷制夷”,引起国际干涉,是袁政府的另一策略。陶菊隐披露,在日本公使刚提出交涉方案后,其时的外交总长孙宝琦已“不知轻重地把日置益与袁会谈的内容公布出来。”而在开议的过程中,“外间不免有所传闻,日方不止一次地指责中国政府有意泄露消息,借以阻挠交涉的顺利进行。”《顾维钧回忆录》也透露,时任袁的英文秘书的顾,则“每天在外交部开完会后,如不是当天下午,至晚在第二天便去见美国公使芮恩施和英国公使朱尔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