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鲜卑 (三国、西晋时期,建立北魏) 东胡的一个分支,鲜卑最初分布在大兴安岭的鲜卑山(今蒙科尔沁右翼中旗西)而得名。西汉初期南迁到今西喇木伦河流域、呼伦贝尔草原。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击败匈奴,鲜卑附汉,光武帝时与汉共同击败北匈奴,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东汉末,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组成庞大的军事联盟。在弹汉山(今晋高阳县西北一带)建立牙帐,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劫扶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分东中西三部,包括宇文鲜卑,慕容鲜卑,拓拔鲜卑等数10余邑。各邑或各部之间,各大人相割地称御,各有分界,联盟成分复杂,基础不牢。檀石槐一死,即告瓦解。 魏南北朝时期,鲜卑分裂为许多部。东部主要有宇文氏、段氏和慕容氏;西部主要有拓拔氏,秃发氏和乞伏氏。进而入居辽西,并进入关中,淝水之战后,慕容、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西北建立政权,成为五胡十六国的主要成员。进而以今山西大同一带为基地,统一华北,建立北魏王朝。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禁胡服,在朝廷上用汉语,改姓氏,如拓拔氏改姓元氏、独孤改姓刘、步六孤改姓陆、丘穆陵改姓穆;于是内迁中原的鲜卑族,主体逐渐融入汉族。隋唐以后,鲜卑族遂消失在汉族之中,不再是一个民族实体了,主体被汉族同化。部分鲜卑人与羌人则合成吐谷浑人,居于甘肃、青海一带,信仰佛教。唐代后期,吐谷浑一部分迁至山西北部,融入汉族。其住于青海的,则融入藏族。剩余鲜卑人演化为柔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