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民族简史:鲜卑族人的消失 鲜卑与史上北魏 鲜卑大事记(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冯太后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天性聪达,临朝时英明立断,省决万机,对孙儿孝文帝也是尽心抚育,严格教导。因为孝文帝年轻,冯太后自己写了300多篇《劝戒歌》,又写了18篇《皇诰》,教授孝文帝如何修养德操,做一个好皇帝。
    尤其值的称道的是,冯太后生性俭素,不好奢华的装饰,饮食十分简单,穿着打扮也非常随意。只是在敬佛、礼佛的问题上花费甚巨。
    
    同时,冯太后又是个性情严明、不徇私情的主子。左右侍奉之人但凡有过错,她都会重重责罚,但事情过后就不再追究,仍然会和以前一样对待,许多被责罚了的人后来还被升迁、赏赐,所以她身边的人对她都极其忠诚。
    虽然性情暴躁,冯太后对孙子孝文帝却非常慈明仁爱,从他一出生就亲自抚育。孝文帝年纪轻轻就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聪明英达,这让冯太后起初有些恐惧,怕自己死后孝文帝会对自己的娘家人不利,因此曾动过害死孝文帝的念头。但她最终没有对孝文帝下手,而是呵护备至,毫无保留地教育。
    尤为重要的是,冯太后将一个改革家的思想和胸怀传承给了孝文帝。后世人很少有不知道孝文帝的改革的,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在孝文帝勤政之前,冯太后就已经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冯太后首先进行的是实施班禄和整顿吏治。在此之前,北魏实行的是班赏制,就是将掠夺的战利品按军功赏赐臣下,而对各级官员都不发俸禄。因为没有俸禄,各级官吏就必须靠收受贿赂和剥削百姓来获取财物,这就导致了吏治的败坏。班禄,就是百官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发给,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污,在班禄的同时,冯太后又主持制定了惩处贪污的措施,凡贪污绢一匹,枉法无多少,一律处死。
    接着冯太后又推出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均田制,按人口授予和限制占有土地。这一措施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的兼并,使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又获得土地,成为北魏控制的自耕农。这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此后,冯太后又推行了三长制,在基层设立党、里、邻三长,加强对基层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另外,冯太后在思想文化上进行了提倡汉化的重要改革,用先进的汉文化来影响和转变落后的拓跋文化。她还尊重儒学,在长安为孔子立文宣王庙。这一点对孝文帝影响非常大,使孝文帝日后坚定不移地推行了汉化政策。
    冯太后的改革措施,为后来孝文帝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也对孝文帝产生了影响。仅就这一点来说,冯太后就足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女性之一。
    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病逝了。孝文帝五天五夜不思饮食,哀痛至极。他给冯太后上谥号为“文明太皇太后”,后人因此称冯太后为“文明冯太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