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近年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与民族史研究,颇以为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鲜卑部落集团,可能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而兴起则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初年。或又以鲜卑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语言与乌恒相同。属东胡语(古蒙古语)的分支。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匈奴冒顿攻灭东胡,东胡人向北败退,越过西拉木伦河之后分成两支,一支逃向乌桓山,称之为乌桓人,另一支逃向鲜卑山,称之为鲜卑人。《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与汉朝之间被乌桓阻隔),未常通与中国(指中原)焉。” 鲜卑人把他们所崇拜的山叫做“鲜卑山”,也就是“神山”或“祥瑞山”的意思。北方游牧民族普遍有祭祀山神的习俗,鲜卑族也是一样,他们认为山神可以保佑他们得到更多的猎物和牲畜,所以对山十分崇拜。他们每到一处,都有一座山被奉为神山,在扎鲁特旗查不嘎吐苏木大黑山上,绘有人面形岩画。这当是鲜卑人留下的岩画,这幅人面像就应该是鲜卑人敬奉的山神。所以大黑山也应该是一座鲜卑山。鲜卑人在东胡被打败之前也一定有他们的神山,并不是被东胡打败之后才有的鲜卑山。只不过因所处的地域改变后,所崇拜的鲜卑山也不同了而已。历史之家(www.lszj.com) 清代史学家张穆认为,最初形成鲜卑名称的鲜卑山就是现今科右中旗西北约30华里的大罕山,当地人亦称为蒙格罕山。此山位于霍林河西南岸,位于扎鲁特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之间。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由蒙格罕山、奥斯克吐、芒尔得高乌拉,哈夫特嗄乌拉,莫达板乌拉,模模乌拉,道劳哈马尔,柴拉切楞等数座相连山峰组成。主峰大罕山高721米,相对高度近400米,山中松、桦、柞、榆、枫、杏等树木繁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