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揭金门战役上岛部队未覆灭 返回人员被夺军籍(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未获得国民党当局和美国政府的响应。
     美国继续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杜勒斯在多个场合重申美国对华政策的三原则: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和继续实行对华贸易禁运与经济封锁。中美会谈3年来,除成一项人员回国协议外,未获任何其他结果,使这场“马拉松”式的会谈陷于中断。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对华政策从稍有松动到重新强硬,同1956年下半年波匈事件发生后美国调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有关。美国国务聊杜勒斯同年6月28日在旧金山发表对华政策演说时称:“我们可以有信心地把这样一种假设作为我们的政策根据:国际共产主义的强求一致的统治,在中国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是一种要消逝的,而不是一种永久的现象。我们认为,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逝,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盟国和中国人民的责任。”(《杜勒斯言论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314页)美国错误地判断中国是一个没有人民支持的、很快要崩溃的政府,这毫不掩饰地道出它打算消灭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图谋。
     正是美国的这种重新强硬的对华政策,导致台湾海峡的局势从1957年开始重新紧张起来。在美国对华政策的鼓励下,台湾当局不仅毫无和平谈判的诚意,而且加紧进行###的准备。国民党军的飞机深入大陆内地达到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甚至出动飞机到福建沿海轰炸。蒋介石还在金门、马祖一线增加兵力,到1958年夏,金门、马祖的国民党军达到10万人,占其地面部队总数的三分之一。美国国务聊杜勒斯在一次记者会上甚至叫嚣:“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将会去防守沿海岛屿;那就是,如果这些岛屿的防守看来同台湾和澎湖的防守有关。”(《杜勒斯言论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285页)面对美台方面咄咄逼人的态势,毛泽东认为,对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革命人民绝不能示弱,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而导致毛泽东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决策的直接导原因是1958年的中东事件。
     1958年7月15日,美国为镇压黎巴嫩人民的爱国斗争,美军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制造了中东事件。美国的这一侵略行径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但也使蒋介石集团受到鼓舞。他们幻想依靠美国侵略扩张政策的支持实现“###”的梦想。7月17日,台湾当局令其军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同时加紧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与此同时,美国也加紧同台湾当局的密谋策划。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8月8日称,美军正密切注视台湾地区局势,随时准备进行像在黎巴嫩那样的登陆。台湾海峡的局势日趋紧张。
     毛泽东抓住这个时机,果断地作出第二次炮击金门的决策。
     7月18日,毛泽东召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空军、海军、炮兵等单位的领导人,部署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任务,对炮击金门作战作了明确指示。毛泽东指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持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仅限于道义上的,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他说,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
     但对美帝国主义有牵制作用。他指示,要以地面炮兵实施主要打击,准备打两三个月;以两个空军师于炮击同时或稍后转场南下,分别进驻汕头、连城。当晚,中央军委召开作战会议,对炮击金门作出部署。
     其实毛泽东早就注意到:日内瓦会议结束以后,亚洲地区的朝鲜、台湾等三个热点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已经有了结果,虽然在日内瓦会议上未能达成任何政治解决的办法,但是,那里的形势已基本稳定下来。但是毛泽东认为不能只看到北面停了,南面也停了,好像天下就太平了,台湾问题目前仍是悬而未决。如果不在近期内有所作为,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舆论将会把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看作既成事实,这必然要对日后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带来不利的影响。至于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是无权加以干涉的,只有中国才有解放这个问题的权利。总之,决不能接受用解决朝鲜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
     中东事件的发生正好给中国造成了一个最好时机:炮击金门,毛泽东说理由是支援中东人民的斗争,打击美国的侵略,实际上,毛泽东还有更深层次的动因,那就是通过炮火把金、马、台、澎与大陆联在一起,使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难以得逞,同时也是为了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一箭三雕,真是绝妙高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