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战役中,面对美军黑压压扑上来的坦克集群,战士们对新瞄准方法还未完全适应,以致一次次射击都偏离目标。眼看美军炮火越来越近,随时都有将我阵地掀翻的可能。郝继唐临危不乱,手把手教士兵正确的使用方法。就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志愿军的无后坐力炮发出一阵阵"精准"的怒吼,将美军坦克打成了"缩头乌龟"。 中央军委兵工委领导说:"57无后坐力炮有用,西南造的,好!"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中,西南驻厂检验代表向前线输送了无后坐力炮4600余门、迫击炮900门、机枪7400余挺、各类炮弹262.9万余发、子弹1.2亿余发。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9年,珍宝岛目光。我军某型仿制火箭筒破甲弹在击打敌军厚装甲坦克时发生漂滑现象,不能摧毁目标,致使前方战局告急。 苏军的装甲兵团素以骁勇善战闻名。在珍宝岛,由于我军火箭筒破甲弹屡屡发生漂滑,敌方气势大盛。 前方军情似火。能否克服火箭筒破甲弹的漂滑现象,重任落在了驻西南地区9个军代室肩上。 经过军代表会同工厂通宵达旦技术攻关,利用冷冲压、渗碳淬火等工艺和生产工装,5.5万余件防滑帽的生产验收任务在20天内全部完成。 此时,骄横的苏军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重庆工厂里,已经生产出了对付他们的"杀手锏"。当他们毫无警觉地闯进我军射程之内时,过去屡屡漂滑的炮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坦克杀手",在北国的漫天风雪中发出一声声怒吼。 其实,对仿制武器的改进升级,重庆的军代表们早在十多年前便已展开。1957年,西南军工人和军代表大胆突破外国产品"尽善尽美"不能更改的框框,实现了白钢弹壳替代覆铜钢弹壳、电泳涂漆新工艺应用等重大技术改进,成功改进设计并批量生产了双37高炮、37毫米守岛炮、14.5毫米四联装高射机关枪、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等新装备。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驻港部队跨着崭新的95式自动步枪,迈着整齐的步伐,进驻香港。世界惊呼,解放军步枪跻身世界轻武器先进行列。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就在半年前,95式自动步枪还因质量问题差点无缘回归大典。 1985年,铸造95式自动步枪,迎接香港回归的任务落在了西南兵工人的肩上。 从1985年到1995年,95式自动步枪经过了10年的"孕育"。从零下40度的极度严寒到仅有20%含氧量的生命禁区,从黄沙肆虐的边疆大漠到汗如雨下的"桑拿"海疆,95式自动步枪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就在众人充满期待时,1996年10月底,离交付装备日期不足两个月,4000余支枪连续出现了弹匣卡弹、弹匣装卸困难等质量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