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犹在耳 今天历史之家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言犹在耳”,成语读音是[yán yóu zàiěr]。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 言犹在耳的意思是:话还在耳边,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那么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时间来到《左传·文公七年》。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穆赢日抱大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 在之前一年的冬天,晋襄公去世了,办理完丧失之后,就得着手处理这爵位继承的问题了。这个时候,秦康公准备把自己国内住着的公子雍送回晋国,还和他说:“当年晋文公当年回国的时候没有带卫士,所以才有了吕、郤的叛乱。”说完就给他配了不少步兵送他回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晋襄公的夫人穆赢就不愿意了,她天天抱着小太子跑到朝堂上面哭闹,和大臣们说:“先帝有了什么罪?他的子嗣又有了什么罪?不有这样一个合法继承人不立他,反而在外面找个人回来当国君,那我们家孩子你们要怎么处理?” 有天穆赢办完这个每天的例行公事之后走出了朝堂,就抱着孩子跑到赵家去,向赵盾叩头,和他说:“当年先帝捧着这个孩子告诉你们说,这孩子以后要是能够成才,我就赏赐你,要是不能成才,我就怨你一辈子。现在先帝虽然死了,但这说过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你要是就这么忘记这句话,要怎么办?”赵盾和朝堂上面的一群士大夫都怕穆赢这么没完没了下去,而且害怕她有别的手段威胁,就背弃了先蔑,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晋灵公立为国君,然后着手准备抵御在路上送人回来的秦国军队。 “言犹在耳”,比喻之前说过的话还记得很清楚。 成语造句 虽然离开学校已经一段时间了,但是恩师的教诲言犹在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