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蒋氏父子最后的日子:拜佛抽到的都是下下签(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蒋介石从南京国民政府总统任上“引退”那一天,内心的不愉快不平静是不消说的,从其子蒋经国当天已经写得非常平和的长长日记中,谁都能体察得到,这里节选部分片段:“今天是父亲‘引退’的一天,也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又遭逢了一次厄运,几乎断送国脉的一天;而在我个人亦铸下永世不能磨灭的深刻记忆的一天……时在座同志莫不感情激动,甚至有声泪俱下者。其中坚贞同志,对‘引退’事力持异议,终为父亲婉言劝止。最后,对宣言略加修正,即宣告散会。亦有不少高级军事干部,闻讯痛哭失声……张岳军先生由南京来电话,说李宗仁认为宣言中以中常会改正之点,未明出处,须加修正。并将父亲手拟之‘既不能贯彻战乱政策,以奠定永久和平’数说,亦一并删去。李宗仁等并谓:如不照此改正,则将不签名联合宣言,以此相胁。李之态度,转眼判若两人,其盛气凌人,与缺乏政治风度,殊属可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月22日,蒋介石在儿子经国的随侍下回到奉化溪口。
     此次下野与前两次情形迥异。前两次下野都是在党阀军阀的倾轧中短暂受挫,未几即东山再起。第一次下野他三喜临门,得到美人、权力和外援;第二次下野以退为进,收服了汪精卫,逼走胡汉民、李宗仁,玩弄了孙科,最终将全国军权握在手中。而这一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蒋介石以至有了“到五台山静修”的道白。
     虽然蒋介石仍是国民党总裁,明里引退,暗施遥控,更为频繁地干预党政筹谋军机,但回馈到这里的消息,是折冲谈判频接通牒、鏖战沙场兵败如山。江山即将易手,故地不能久留,返乡归期难料……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于是,一旦撇开烦心的军机政务,蒋介石就心无旁骛地去踏看家乡的水色山光,吊祭蒋家的祖墓宗祠,揖拜四明界内的古刹名寺。这一次,他要看个够、祭个够、拜个够。在政治畛域之外,许多从懂事就向往的、从离开故乡再不曾体验过的,在溪口的这3个月,他都力争去了却和经历了。
     蒋介石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每天八点就寝,六点即起,但在外人眼里,他忙忙碌碌不出三项事:接见政要、求神拜祖、观水游山。只有在做后两项事情的时候,这位曾集民国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的铁腕领袖,才显露出他还有另一面。
     到溪口的当晚,蒋介石就下榻在母亲墓地所在的慈庵。蒋经国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回到家乡的奉化溪口,突然又体味到十分温暖的乡情;而且尽量享受了天伦的乐趣。”
     从1月22日到溪口,至4月25日,仅从蒋氏父子日记中提及的记录看,除蒋外出与国民党军政要员会见外,来溪口与蒋介石晤面的军政要员就不下40人次,像阎锡山、张治中、吴忠信、张群等都留宿数日,甚至在妙高台与蒋彻夜长谈。
     此外,蒋介石到大寺小庵宗祠祖墓求神拜祖的记载有十余次,到溪口的山水间游览的记载多达近30次。仿佛只有家乡的山间清风水上凌波,才能涤洗去现实带给蒋氏父子的烦恼凄怆。蒋经国在1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随父游览涵斋,后登江口塔山寺和小灵峰,僧人殷勤接待。丁兹乱世,人心溃决,而方外人犹存古道,真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
     蒋经国笔下的2月21日,更呈一幅太平盛世画面:
     山翠潭光,互相辉映,其乐何极?回至岩下,适附近有单姓乡人举行婚礼,父亲带我们顺便参加,单氏举族热烈欢迎。乃送彼山羊一只、老酒一担、花烛一对,并略用茶点而回。
     然而就在同一天,由于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的出卖,准备仿效傅作义起义的浙江省主席陈仪,在蒋介石的授意下遭特务逮捕。1950年6月18日,在台湾,陈仪以“勾结共匪”罪名被枪杀。
     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蒋氏父子到溪口的第七天,恰是农历除夕。当天晚上,蒋介石全家在丰镐房报本堂吃年夜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