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下午,蒋经国的妻子方良,儿子孝文、孝武、孝勇,女儿孝章离开溪口,先行去台。蒋经国因忙于撤离溪口的种种事务,“遍地烽烟,未往送行”。傍晚,他回到妻儿走后的丰镐房家中,感到“冷落非常,触景伤怀”。 太原城破之后 蒋经国4月24日的日记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梁敦厚等五百余同志壮烈殉职……梁敦厚同志服毒自焚,使我有无限之感想,我与他虽相识不久,但数度长谈,意见甚为投契,且深觉其为人豪爽正直。今如此壮烈殉国,是最光荣的归宿,真不愧为一条好汉。” 梁敦厚是阎锡山的姨表侄,大学毕业不久就任阎锡山机要秘书。阎锡山逃离太原前,任命其代理山西省政府主席。在梁任特警处处长期间,逮捕共产党员、进步人士3300多人,杀死370多人,双手沾满鲜血。 4月20日太原被中共拿下,梁与长期照顾阎锡山生活的阎锡山堂妹阎慧卿,在太原绥靖公署的地下室服毒自尽。还有一些特警人员,也在城破时服毒自杀或互相射杀。 太原城破多人自杀,与阎锡山蛊惑有关。傅作义起义时,阎锡山闻讯集合山西军政人员大骂傅作义,表示自己要死守太原,城破就自杀。阎多次公开宣示:“昔日田横五百壮士,壮烈牺牲,我们有五百基干,要誓死保卫太原。不成功,便成仁。”更绝的是他询问得知德国纳粹军官在苏军攻克柏林时服氰化钾毒丸自杀后,立即让川至制药厂配制五百瓶毒药,并摆在自己面前,让美国记者拍照刊登在美国的《时代》杂志和山西《复兴日报》上,还把照片特意送给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等人。 阎锡山堂妹阎慧卿自尽前夕,让梁敦厚代写《阎慧卿致阎锡山的绝命电》,电文中有:“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妹虽女流,死志已决。目睹玉碎,岂敢瓦全……”蒋经国日记所说“五百余同志壮烈殉职”,大概就是根据这份绝命电。但据攻城部队的清点,只有46人是自杀身亡。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到这份绝命电泪流满面。 国民党当局到台湾后套用了古代“田横五百士”的典故,附会编造了“太原五百完人”的故事。阎锡山还撰写了《太原五百完人歌》,其中有:“民族有正气,太原出完人;海天万里招忠魂,歌声悲壮动三晋……谁能为完人?男学梁敦厚,女学阎慧卿……”“太原五百完人”甚至在台湾编入小学课本,影响极大。但由于长时间两岸阻隔,大陆的文史研究人员直到1983年才听说有这么一回事。 许多年后,台湾“狂人”李敖挖苦阎锡山:把照顾自己多年的堂妹留在太原,把那么多人蛊惑得自杀了,自己却弃城逃走,称阎锡山是“没有完的‘完人’”。 父亲的决定让蒋经国大出意外 1949年的4月25日,是蒋介石父子在故乡的最后一天。 清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乘剡溪渡船,到达溪水之南,在南岸新砌的石墈上缓缓徘徊,遥望对岸三里长街,以及与他们身世相关的一处处居所,作了最后一瞥。 上午,蒋介石携经国登白岩山鱼鳞岙,向长眠地下的生母(经国祖母)告别,然后走上镇西的飞凤山顶。“极目四望,溪山无语,虽未流泪,但悲痛之情,难以言宣”。 本来,蒋氏父子想再到丰镐房探视一次,“而心又有所不忍,又想向乡间父老辞行,心更有所不忍,盖看了他们,又无法携其同走,徒增依依之恋耳。终于不告而别”。 那一天,天气阴沉,让蒋家父子更感凄怆。“大好河山,几至无立锥之地!且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谁为为之,孰令至之?一息尚存,誓必重回故土。” 下午三时,蒋氏父子拜别祖堂,坐进了离乡的轿车。车队经奉化县城,南行二十余公里,到了宁海县的西店镇。蒋介石在这里下车,换乘轿子代步,侍卫们步行相随。又行了约二三公里,来到象山港畔的团埂村。 蒋介石一行从这里登上了竹排。为蒋介石坐排撑篙的团埂村村民戴扬土回忆说:“为了安稳,排上放了门板,板上再放座椅,共乘5个人。蒋介石坐在排尾,他的椅子是从太康号兵舰上搬过来的,是把太师椅。其他4个人,一个是蒋经国,一个是俞济时,还有两个便衣卫士,都穿黑色中山装呢制服。俞济时那天脚上不适,走路不太方便。蒋介石坐定后,摊开地图,不时查问地名。竹排约行半公里,靠近事先准备好的汽艇。蒋介石等弃筏登艇,再由汽艇驳运到吃水较深的太康号兵舰……” 登上太康号军舰后,蒋介石终于说出了他要去的地方:“到上海去!” “这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盖共军已经渡过长江,上海情势非常危急,此时到上海去,简直是重大冒险。但是父亲对于这些,毫不介意,因为放不下自己沉重的革命责任,就顾不得自身的安全,而定要在最危险的时机,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了!父亲一生冒险犯难,又岂独此而已哉!”这是蒋经国在日记里的感叹。 尽管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蒋介石似乎已感觉到历史的拐点不可逆转地出现,他对失败的现实已能逐渐面对;尽管家乡的山水、乡情的环抱,让他更多地释放出内心原有的柔性一面,但蒋介石还是选择了用流血的政治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政治家们让常人想不透也难以理解之处。而这样的选择使得蒋和他的孩子们最后不得不蛰居在一个海岛之上,再也没能踏上故乡的土地,从此只能于隔海遥望中,平添一缕乡思和乡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