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苏联援华与撤离始末:是背信弃义还是另有隐情(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由此可见,苏联撤退专家并非背信弃义如此简单,真正原因和目的是,在中苏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分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赫鲁晓夫对中共的“顽固不化”恼羞成怒,试图以此迫使中共承认错误,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向莫斯科屈服——莫斯科的新路线是与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毛泽东则坚持斯大林时代的武装斗争和输出革命的方针。当然在苏联撤走全部专家之前,中国已经要求对苏联的专家做缩编了,对此也有心理准备,苏联向中国照会后,毛泽东说:“1917年到1945年,苏联是自力更生,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我也要走这个道路。
     苏联撤走援华专家不是造成“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其影响主要局限在军事国防领域
     关于苏联专家撤退所造成的后果,有一个普遍的论点是,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不但在极短的时间内,撤走全部援华专家,撕毁援建项日的合同,带走相关技术资料与图纸,是造成我国三年困难的重要原因。
    
     但沈志华在《苏联专家在中国》一书中认为,苏联专家的全面撤走对中国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过去似乎估计过高。他认为:“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官方过分强调了苏联撤退专家在造成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中的作用。”沈志华认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专家对中国的援助重点放在了军事工业上,特别是核武器的研发上。从1 000多名经济专家分布来看,八成以上集中在国防企业及与国防工业有关的部委和科研机构中,还有一成多为冶金、化工和水电专家,在煤炭、石油、建设、轻工、农业及铁路运输等部门,都只有极少量专家,最少的1个人,最多的7个人,而在水产、粮食、纺织等部门则已经没有苏联专家。”因此,就如同在农业领域发生的问题一样,苏联专家的撤走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经济的衰退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事实上,与苏联撤退专家没有直接关系。
     早在1960年以前,中国已经逐渐减少引入苏联专家和顾问,但中国并非不需要专家的帮助。相反,在减少或停止聘请管理层面的苏联专家的同时,中国对科学技术专家的需求更迫切了,尤其是在高新和尖端科技方面,譬如核军事领域。在60年代由于苏联专家主要集中军事工业,特别是核武器上,所以苏联撤走专家,影响最大也在此领域。
     苏联专家的来与去,实际上折射的是中、苏在社会主义阵营地位的升降。斯大林去世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资历和声望已远非赫鲁晓夫所能相比,其产生中国应取代苏联领导社会主义的看法也在情理之中。由此,摆脱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速度上超越苏联,在50年代末就成了毛泽东汲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苏联专家的撤离,当放在此一大背景下考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