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古人如何纳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炎炎夏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中,跟随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欧阳修这些诗人词客们,伴清风、听蝉鸣、闻荷香、赏月色,一起惬意消暑。
《夏日山中》 李白(唐)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赏析: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刘驸马水亭避暑》 刘禹锡(唐)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赏析:翠竹、红莲围绕的水上建筑,开敞通风,让铺设的竹席自然生凉。陈设、器具也都有清目之感,盛酒的是红琥珀杯,挂的是晶莹的水晶帘。还有天子赏赐的冰块在冰镇着水果,御厨里出来的精美食品用碧纱罩遮盖着。该诗如同一幅重彩的画,浓绘了唐代贵族夏日避暑生活的奢侈和闲适。
《销暑》 白居易(唐)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赏析: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炎炎夏日,何以销暑?白居易认为,“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赏析:诗人写夏日风光,用了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欧阳修(宋)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赏析: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下阕写室内景象,以精美华丽之物又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人间境界,连燕子也飞来窥视而不忍打扰。结尾两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艳而不俗。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宋)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赏析: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该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格外清新自然。此词作于周邦彦久客京师之时,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赏析:诗人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天净沙·夏》 白朴(元)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赏析: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躁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这一特殊境界的创造,得力于作者艺术上的功力。它的特征首先是洗净铅华,全用白描,简洁、清晰得如同线体画。其次,作者特意选择雨后的片刻,将夏日躁动的特征,化为静态:云收雨过,绿荫低垂,就给人一种清爽、恬静、悠闲的感受。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