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男性在大部分情况下成为了战争的主力军,冷兵器也本着供战争所用的目的,主要为男性而设计使用。因此也有人很好奇,历史上有没有一些比较适合女性的冷兵器呢?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下,一件适合女性的冷兵器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一般来说,女性身高体重偏低,因此力量和爆发力较弱;耐力、敏捷更高,感受力更强。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适合女性的冷兵器是重量偏低,长度适中,最好是重敏捷,需要技巧的类型。另外,一般女性不需要面对高强度的战斗,以防身为主即可,最好可以便于携带,利于隐藏。不过要先明确一下女性使用冷兵器的常见误区。 1.弓弩 在各类小说和游戏中弓被描述为女性的标准装备,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弓对于使用者要求极高,不仅仅是能射准便是好弓手了,对于力量的要求尤为重要,最轻几十公斤的长弓对女性实在称不上合适。我国古代出名的弓箭手无一不是强壮的汉子,供女性娱乐而用的弓是特制的低磅弓。 至于弩那就更加不适合了,开弩所需的腰力同样对于女性而言过于巨大,而弩本身的十几斤也过于沉重。上图为笔者魔改的40磅弓,全班只有一个之前练街舞的女生能够勉强拉开,和体重无关,纯粹是肌肉力量不足。 2.棍棒 和弓弩有着一样的毛病,轻者没用,重者对于力量要求太高,而且因为重量原因惯性过大而不好控制。 下面笔者介绍几种相对比较适合女性的冷兵器: 1. 薙刀(剃刀) 原本是日本僧兵、骑兵,以及随从专用武器,还是对抗骑兵的利器。但是随着火器的发展,在战争后期,雉刀反骑兵的作用大大降低,但因为其重量较低比较轻便,而且使用技巧对于女性而言更为容易掌握,从此成了女性使用的日本兵器之一(大概就是轻薄精简款的青龙偃月刀)。 剃刀作为长柄利器的另一个优点,即是能从很大程度上抵消女性天生的相对劣势。钝器主要依靠运动的动能来打击,因而越重越快便越有优势;而利器刀刃无需猛力挥舞也可依靠瞬间一种类似于“抹”的力量来进行切割,主要利用了金属刀刃的微距齿结构来降低对于劈砍的依赖。长柄兵器则可以拉开距离优势,利用杠杆原理加快刀刃的运动,减少因距离过近而进行的角力。一般而言,相同武器的情况下,战斗距离越近对于力量的比拼越重,相对距离越远对于技巧和敏捷的比拼越重,至于原因,距离太近几乎无法闪避只能格挡,距离较远则有更广的使用空间来发挥技巧。 再加上剃刀是一种可刺可斩的兵器,难于进行防御和格挡,笔者认为是一种相当适合女性的兵器。 2. 短剑 此处笔者所指并非罗马式短剑,而是更加轻盈秀丽的中国式短剑,重量更加合适容易掌握技巧。其更加灵活,重点是刺和削的动作,而非罗马剑的攮和劈砍。刀不合适的原因也很简单,短刀轻盈但太短,长刀过长劈砍力量要求高,单刃灵活度不如剑。 3. 刺剑 刺剑起源于意大利,流行于欧洲,是贵族们的决斗武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剑术体系,是一种极其致命的武器,曾经在格斗盛行之时夺走了无数贵族的性命。 刺剑剑身的宽度大致在一英寸约2-3厘米之间,多棱状设计以增加剑身强度,重量在2磅至 2.5磅之间,剑身的横截面非常厚,坚实而富有韧性,可以承受极大力量而不折断。 一般剑身并不开刃,但剑尖极其锐利,就如同三棱军刺一般,再加上棱状设计所产生的血槽,被刺中便是一个血洞,极难缝合。 另外刺剑由于其一米以上的全长,可以避免近身的角力,最大程度抵消力量劣势;再加上其刺的攻击方式难以格挡和防御,称之为最适合女性的冷兵器也不为过。 1892年8月在列支敦士敦首都瓦杜兹,波林•梅特涅公主和凯尔曼西格伯爵夫人为即将举行的音乐会摆花而发生争执,双方决定以决斗解决争端。下图为还原当时场景的画作。 在《西方决斗史》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朱丽叶.德奥比尼是著名击剑高手赛兰的情人,赛兰教了她很多高超的击剑技艺。一天晚上的一个舞会上,她对一位女士非常粗鲁,被大家要求离开房间。她照做了。不过作为条件,她提出,那些殷勤呵护受伤害女士的男人应接受她的挑战与她决斗。男人们同意了,结果在一场艰难的决斗后,朱丽叶杀死了所有与她决斗的男人。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刺剑的致命和其使用技巧足以弥补力量的重要特性。 4. 峨嵋刺 据传由白眉道长发明于明代,约一尺左右长,单、双尖均有,其中单尖多有配重以平衡或用于打击,大部分中部设有指环或腕环以便旋转,是峨嵋派的代表兵器。 古书有云:“斯器踩井字步法,大束大展的势法,轻灵的身法,练时以贯上神气杀气为妙,尤以含上快劲粘连为要。其用法含有刀、棍、剑之法,硬打硬进。按刀之用法,紧贴敌身;按棍之用法,挪闪蹉转;按剑之用法,动作快妙,围身而转。苟能将三器之用法荟萃于峨嵋刺中,随其势而利用之则佳矣。且此械不惟用于陆上,水中亦可耳。其用法不外挑、点、贯、带、劈、甩、挎、摆、裹、托、推、绞、拨、扎。挑由下而起;点由内而出,劲是抖也;贯由外向内;带由右顾左,由前顾内;劈砍也;甩后甩横甩;挎挎外也;裹撩也;托上顾也;推前推出也;绞下顾也;拨开也;扎刺也。”由此可见,峨嵋刺是一种极其灵活多变的武器,古代尤多用于女性防身。以上论点仅为作者一家之言,以做抛砖引玉之用,欢迎大家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