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明朝人就痴迷于改编《西游记》,孙悟空竟和铁扇公主玩暧昧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西游记》,可谓妇孺皆知、老少咸宜,观众们对它的熟悉程度自不必说。许多人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会在每年寒暑假期间或主动或被动地收看了无数遍的央视版电视剧。这种高度的普及率,是其他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难以比肩的。
    近年来取材自《西游记》的魔幻电影层出不穷,从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到《西游降魔篇》、《伏妖篇》、《三打白骨精》,直到正在热映的《悟空传》,还有《大闹天宫》、《大圣归来》等一系列口碑良好的动画片。观众们不禁疑惑,为什么导演和编剧们如此热衷翻拍《西游记》呢?更奇妙的是,几乎每一次翻拍都能赢得相当数量的观众。
    
    电影《悟空传》中的孙悟空形象
    有人说,随着电影的特效技术日新月异,能够呈现更好的魔幻效果,因此,翻拍《西游记》更适合当下的3D技术。按照这种说法,神仙斗法更加激烈、法宝和法术种类更加纷繁复杂的《封神榜》,岂不是更适合电影特效?那么为何《封神榜》翻拍成的电影数量却远远比不上《西游记》呢?此外,如《东游记》、《镜花缘》、《三遂平妖传》等古典神魔小说,也很适合拍成魔幻电影,但我们却几乎从未在大银幕上看见它们。
    为什么当代的魔幻电影总喜欢改编《西游记》呢?为什么每一次的翻拍仍旧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呢?对此问题,笔者试图从文学史和历史学的视角作一探析。
    “神话历史化”的局限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优秀的神魔小说数量并不多。后代导演和编剧们实际上能够改编利用的作品较少。这一问题,早已经有人指出。在明代神魔小说流派诞生以前,古典文学中的神话数量也比较稀少。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分析“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他认为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先民们“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第二个原因是孔子的思想学说深刻影响了后世社会——“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
    胡适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观点,也是经由鲁迅和胡适两位大师的推论而认定的),他在《白话文学史》一书中说:“古代的中国民族是一种朴实而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他们生在温带与寒带之间,天然的供给远没有南方民族的丰厚,他们须要时时对天然奋斗,不能象热带民族那样懒洋洋地睡在棕榈树下白日见鬼、白昼做梦。所以‘三百篇’(笔者注:这里指《诗经》)里竟没有神话的遗迹。”
    
    周星驰的“孙悟空”形象在上映之初并不被观众认可
    胡适认为“中国固有的文学很少是富于幻想力的”,但是到了《西游记》、《封神传》,高峰崛起,是受到印度文学的影响。胡适感慨说:“试看中古时代的神仙文学如《列仙传》《神仙传》,何等简单,何等拘谨!从《列仙传》到《西游记》《封神传》,这里面才是印度的幻想文学的大影响呵。”
    史学界也存在相关看法。考古学家卫聚贤认为:“中国的国民,因有尚功利,而且重常识的倾向,故神话终未得充分的发达”;“中国现有的古代文献,多经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及其门徒之手的,故中国古代的神话,宁可谓多归湮灭。”中国神话历史化的说法后来得到“古史辨”研究热潮的证实,顾颉刚、杨宽、童书业等学者从古史中清理出上古时代大量的神话断片,从而证实了中国神话所经历的历史化过程。“神话历史化”的结果无疑局限了后世神话文学的发展。
    “喜剧型的英雄形象”符合大众期待
    艺术的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恰好,《西游记》中的每一个主角都具有鲜明而个性化的性格特征。孙悟空开朗乐观、富于斗争精神,猪八戒懒惰精明而又笨拙迟钝,二人的插科打诨,正好构成一对舞台效果极佳的搭档。取经道路上的最终结果是完满完成任务,而孙悟空的斗争总是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中国观众是最喜欢看大团圆结局的。
    不管孙悟空面临的对手法力多强大、背景多深厚,最后总是他大获全胜。在与妖魔鬼怪或者神仙力士的战斗中,孙悟空还总能保持着开心的心态,哪怕是遭遇困境,也是诙谐幽默。TVB的经典台词“做人呢,最重要就是开心啦”,放在孙悟空身上也很贴切——“做猴呢,最重要就是开心啦”。他大无畏的乐观精神,符合观众们的口味。
    《西游记》还有一大重要的优势是——他的主角不多不少,正好四个。即便加上偶尔出场的白龙马,也只有五个人。像《封神榜》,围绕着姜子牙周围有一帮重要的徒弟和师侄,即便是反派也有好几个主要人物。主角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不集中,挑选哪吒、二郎神等部分英雄人物拍摄一部电视剧还行,整体改编成一二百分钟的电影,难度系数较大。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出场就是一百零八个,随便挑出一位都能拍一两部不重样的电影甚至电视连续剧。它的队伍太庞大,拍摄起来也很难驾驭。
    孙悟空对“情”的挣扎并非当代人的发明
    在之前的翻拍作品中,最容易遭受诟病的一大问题是对孙悟空情感空间的处理。因为在原著中,孙悟空的形象单纯、无私无畏、意志坚定,对待一切女妖不会手下留情,这样一位理想化的取经者,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无欲无求的。因此,任何对孙悟空添加的情感戏,并不容易被热衷原著的观众们接受。
    
    《西游降魔篇》中的“妖猴”形象被舆论认为更符合原著
    在《西游记》奇峰突起、受到民间广泛欢迎之后,明末文坛由此形成了一枝独秀的神魔小说流派。明代末期数十年中,产生了三十多部类似的神魔小说,其中不乏《西游补》、《续西游记》、《东游记》这样的仿作、续作。那时对《西游记》和孙悟空等主角的改编活动,已经开始了。
    研究者一般认为,由崇祯时期的文人董说创作的《西游补》这部书比较引人注目。除了鲁迅先生的强烈推崇外,这是历史上最先注意孙悟空感情之路的改编作品。
    该书写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以后,遇到了“情妖”鲭鱼精,“情根未尽”的孙悟空被引入“青青世界”,产生了一段迷惑与曲折的情感挣扎。最终,孙悟空被虚空主人点醒,回归真我,打杀“情妖”。由此仿佛看出,这一情节颇似后来的《大话西游》电影。可见,当代影视作品格外瞩目的孙悟空的情感迷惑并非无源之水,早在《西游记》定型不久的明代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着墨发掘孙悟空的情感空间了。
    
    《大话西游》中孙悟空与紫霞仙子
    其实,还需要感谢刘镇伟、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有意或者无意地打开了对文学经典的解构主义道路,为后来西游题材改编作品扫清了舆论压力:无论改得好还是改得不好,改编经典作品都需要承受原著既有粉丝的质疑和批判。
    在一代代文学影视创作者的开拓下,西游题材的翻拍道路已经足够宽阔,这是其他任何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乃至于古典文学名著都无法企及的。经过持续数十年的挖掘,一个积极的影响是使一代代国人更加熟悉《西游记》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引起他们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认同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