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即在东山之线大规模地筑堡设防,经上党、汾孝、运城、临汾等诸战役,阎锡山每失败一次就将东山的守备工事增修一次,构建经营历3年之久。晋中战役后,阎锡山在东山已完成纵深30公里的坚固设防工事,钢筋水泥碉堡星罗棋布,每个山头都有一单独据点,并将据点外围劈成高1丈至两丈的绝壁,各山头据点之间均可交叉射击,使每一个山沟小路均在严密火网的封锁之下。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东山西麓一线高地则为太原市近郊的内防线,以城东北的牛驼寨、北黄家坟,城东的小窑头,淖马山,城东南的山头、双塔寺诸要塞构成,距城垣仅2.5-5公里。阎锡山将此防线称为要塞堡垒线,夸为华北第一,吹嘘堡垒神话,谓其3000碉堡足抵50万精兵。 1948年10月19日夜间,夺取太原东山之战打响。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北夹击,一举插进东山核心地区,连克孟家井西北的榆林坪,以西的大窑头、大小北尖,西南的石咀子、麻地沟等险要据点。阎锡山的“雪耻奋斗团”千余人被解放军包围,在团长李佩膺率领下集体投降。 扫清东山外围的阎军后,东山战役进入了关键阶段。牛驼寨、小寨头、淖马、小山头四大要塞,各个要塞都由所谓“平面四层、立体四层”的碉堡群构成密集火网,每个阵地、碉堡壕沟和火力点,均无法接近,易守难攻,无不经过逐步激战反复争夺,攻坚战与争夺战交织,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反复拉锯对峙到26日。是日夜暮,解放军向牛驼寨、小寨头、淖马、小山头4处同时发起总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