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的。公孙胜本是不愿意出世,参与到大争之中的,在他的心里,信奉的是道家之说,追究的是无为而治。他是真正的道士,可以做到心无旁骛,意随心生,当初宋江为了逼迫他,甚至以其母为要挟,但公孙胜居然不为所动,从这点上,便能很清晰的看出此人的性格,是不为外物所困的。其次,公孙胜的归去时机的选择很好,这里不得不再次提起公孙胜之师父,罗真人。罗真人在公孙胜辅佐宋朝皇帝打败辽军之后,奉劝他赶快趁此时机向皇帝提出归隐,也许还能获得一线生机,不然将会得到惨烈的下场结局。公孙胜本无功名之心,不贪恋权势,再加之他十分尊敬他的师父,便依照师父的建议,彻底隐退。小说中对他的结局描述,伺奉其母归隐于山林,终老一生。 公孙胜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因为从小就开始学习练武,所以他的武艺很高,而且他出身道家,师父是二仙山罗真人,会很多高深的法术,能够呼风唤雨,有很大的本领。后世对公孙胜的评价大多还是不错的。有人评价公孙胜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这从他联合晁盖一起劫取生辰纲就能看出来,所谓的生辰纲其实就是梁中书给他岳父送的十万贯金银珠宝,而这些都是他们从百姓手中搜刮来的,所以公孙胜才会想要劫走这笔钱,也是因为这件事他才上的梁山,上梁山之后,他的地位在宋江、卢俊义和吴用三人的下面,排名第四,虽说排名是在吴用的后面,但其实是和他一起做的梁山军师,而吴用的本事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聪明才智,而公孙胜既然可以和他并称,这也就说明公孙胜的智商也是很高的,在梁山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提出要回家看望母亲,从这方面来看他还是一个孝子。 在宋江同意朝廷的招安之后,公孙胜原本打算不再管梁山上的事了,但是因为宋江等人的挽留,看在兄弟情分上,公孙胜才答应帮忙征战,说明他很重情义,另外,公孙胜不贪恋权势,在帮宋江等人平定了淮西,一伙人开始往京城走的时候,公孙胜并没有跟着宋江一起去见皇帝要什么封赏,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选择跟着师父继续学习道法,好好照顾母亲来过完自己的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