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中国古代各朝的官服:极具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近三四十年来,真正为主权问题大动干戈的国家其实少之又少,能数得上号的大约只有英阿马岛战争。说来有趣,这场本该很严肃的主权之战,爆发于一个很不严肃的日子—1982年愚人节当晚。如果仔细了解此战的发动者、阿根廷当时的军事独裁者加尔铁里的那点小心思,你会发现,相比于“捍卫主权”这样的宏大叙事,英阿马岛战争本身的确更像个愚人节的玩笑—加尔铁里用来愚民的玩笑。
     说马岛战争是个玩笑,是因为阿根廷人对这场战争的准备实在太不认真了。按理说,既然要打一场“捍卫主权”的战争,自己又是战争的发动者,怎么也应该做好充足准备才是,但加尔铁里派上马尔维纳斯岛的夺岛部队却是一帮刚训练三四个月的新兵,连指挥官本人都不专业到敢用明码发军事电报。加尔铁里本人也似乎在梦游,直到当年6月,马岛战争败局已定时,他还在跟记者感叹:“我真没想到,英国竟然为马岛大动干戈。”
     客观地说,加尔铁里的说辞有他的道理。二战以后,英国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日渐萎缩,庞大如印度、重要如香港都丢了,英国人实在没理由对这块只有2000个渔民的荒岛抓住不放。事实上,直到阿根廷人武力夺岛之前,英阿有关马岛的谈判一直很顺利—1971年英阿签署协定,英同意逐步使岛上居民加入阿根廷国籍;1976年,英国提出将马岛的石油、渔业等大部分资源给予阿根廷;1979年,英国外交大臣里德利提出该群岛主权完全归阿根廷所有,但在一定期限内将该岛租借给岛民(主要为英裔)。这个节奏怎么看都是在为主权移交做准备。更有甚者,在1975年英国还跟阿根廷做了一单军火生意,将价值5000万美元的海军装备卖给了阿根廷。看来正如加尔铁里所说,英国人的确没打算为马岛大动干戈。


     不过,这样一说问题就又来了。既然马岛靠和平方式也能要回来,加尔铁里为何非要硬抢呢?这就要说到加尔铁里本人的那点小算盘,作为靠“枪杆子”上台的军头,在他执政期间阿根廷经济遭遇挫折,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为230%,货币发行量10.5万亿比索,创了世界纪录。老百姓捏着快成废纸的钞票,突然想起来阿根廷好像还是个共和国,于是强烈要求加尔铁里下台。想赖在位子上不走的加尔铁里灵机一动想起了马岛那茬事儿,心想反正英国人也不想要了,索性我抢过来替自己树树威吧,于是这才有了1982年4月阿根廷武力收复马岛的闹剧。
     民族主义这玩意儿其实跟老鼠会差不多,只要能把气氛搞起来,甭管策划有多二都OK,所以加尔铁里一忽悠,阿根廷民众立刻就上钩了。人们称赞他是“阿根廷最伟大的人”、“全民族的光荣”、“最帅的美男子”,有位小哥甚至直接在总统府门口割腕自杀,以表对将军的无限忠诚。
     和所有独裁者一样,加尔铁里在愚民上可谓得心应手,但相应的,他不可能理解正常国家的正常心态。作为老牌帝国,英国人对马岛问题的唯一要求其实就是维护尊严,这大约可以套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发哥的那句名言:“朕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而今,阿根廷这么不给面子,非要动手明抢,大英帝国为了荣誉当然要拼上老命跟你打这一仗。耐人寻味的是,据说,加尔铁里在得知英国舰队真的前来迎战时,曾经召集幕僚商量,丫真来了,要不然咱撤吧。他的一位参谋这时候走到窗边、推开窗、指着总统府前欢呼的人群说了句—“将军,这是不可能的。”
     亲手点燃民族情绪火苗的加尔铁里最终引火烧身,原本有希望和平解决的马岛问题经此一仗反而更加难以解决,成为英国少有的几个至今死抱着不放的殖民地之一。对阿根廷来说,真正值得痛惜的,是马岛的冒险让阿根廷错失了20世纪整个8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浪潮,直到今天也没缓过气来。
     “收复马岛”,在1982年的愚人节,加尔铁里用这个冠冕堂皇的口号跟他的人民开了一个玩笑,一个代价巨大的玩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