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万历朝鲜之役:中华武将VS倭寇头目(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结果:中朝联军苦战失利,明军伤亡1万1千馀人,其中阵亡7千馀人,伤4千馀人,朝鲜军伤亡近4千人,日军伤亡1万2千馀人.

明军阵亡将领:卢继忠

日军阵亡将领:竹森义盛,森本仪太夫

战役过程:开始的时候明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日军在野战能力上比明军骑兵差,在遭到了重大伤亡後日将加籐清正放弃了与明军打野战的打法,而采取了坚守城池的做法,日军边打边撤,撤退到最後一个也是最坚固的阵地:岛山,明军缺少大炮,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最後连续10几天下雨,明军弹尽粮绝,被迫撤退,日军追击过程中被明军後卫部队阻击,也无法扩大战果,双方又恢复了战前的态势.

联军失利的原因:首先一开始这次决战的时机就不成熟,当时明朝水军没有到达朝鲜,无法从海面上切断日军的补给线,而日军的援兵,粮食则源源不断的支援蔚山战场,而且当时朝鲜已经进入雨季,道路淤泥,明军的大炮没有办法运到蔚山前线战场,使得本来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的明军在火力上也不占绝对优势.还有就是在岛山进攻战中,明军久攻不下,将领们要求撤退到外围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而指挥官杨镐却一意孤行集中兵力强攻岛山,致使伤亡惨重,打援部队兵力不足,被日军援兵袭击了後方,致使全军败退,幸亏後卫部队十分英勇,要不後果不堪设想.

(八)顺天郡战役:

明军:2万馀人

将领:刘铤

副将:李应轼,吴宗道,吴广,王士琦等

日军:第1军团 1万4千人左右

军团长:小西行长

副将:马晴信,松浦镇信,远籐又次郎,内籐如安,大村喜前,後籐信康

结果:明军胜利,毙伤日军7千馀人,明军伤亡3千5百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大村喜前

战役过程:开始明将刘铤采取了假和谈的方法诱使小西行长出城,後事情败露.日军开始想以骑兵冲击明军左翼,结果出击的日军反被明军包围,全军覆没.日军在防守了5天後从海上撤退回国.

明军胜利的原因:这次战役其实没有什麼过多的精彩之处,只是一次普通的攻防作战而已.倒是日军在撤退的时候巧妙地躲过了明军的水军的拦截倒是值得研究.

历史上光荣的一仗——万历援朝战争

明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朝鲜壬辰年,朝鲜史家因此称此役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则叫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有明一代,中朝两国一直友好相处,使臣往来频繁。当时,中国向朝鲜输出绢、布、药材等物品,还特别允许朝鲜购买明朝严禁贩卖的硝黄、火药和牛角。朝鲜则向中国输出耕牛、马匹、纸张和苎布。-上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上的相互援助,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朝鲜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彩响下,于15世纪初首先创造了铜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后来传到中国。

16世纪80年代,在日本列岛,中部尾张国织田信长被刺死,部下大将丰臣秀吉(1536-1598年)继续其统一事业,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基本结束了战国林立的局面,使战国以来延续百年的分裂局面重获一统。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全国后,执掌了整个日本的军政大权,为了满足国内封建主和商人贪财牟利的欲望以及他自己骤然膨胀的野心,便开始了对外扩张。他乘朝鲜李氏王朝耽于党争内讧,朝纲紊乱,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使三国归于一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