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 唐代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名曌。14岁时,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黯慧获宠。达宗死后,依制削发为尼。李治即位后,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74),被立为皇后。自当上皇后之后,就开始参预朝政。高宗晚年,武氏大权在握,专决政事。高宗崩后,她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690)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皇帝,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武则天颇有才干,富于权略,善于用人,执政长达40余年之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一个女皇帝,与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她为什么支持佛教? 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在早年只是她被迫削发为尼的那一段经历。而当她准备篡位登基的时候,她便开始大力地利用佛教。武氏称帝,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当时已有代表天意的“秘记”和代表民意的“劝进”,如果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一,这已经足够了。但在当时,佛教颇为繁荣,影响很大;而武则天又自称“佛弟子”和女菩萨,因此,武则天要当皇帝还必须有佛的旨意。在这种情况下,《大云经》便应运而生了。据《旧唐书》记载:“载初元年(689),……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 另据敦煌残卷《大云经疏》(《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说:“经曰:‘即以女身,当王国王'……者,今神皇王南阎浮提一天下也”。将佛经里的女王解释成为当时的“圣母神皇”武则天。武则天得到《大云经》后,如获至宝,立即“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在授,大赦天下”。不久,武则天便下诏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到道教之上。《旧唐书》卷六说:“天授二年(691)……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