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去世前,仁宗一直在左右守候,驾崩的时候,仁宗痛不欲生。仁宗刚刚摆脱了悲痛,一些旧臣把全部真相告诉了仁宗,仁宗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侍从李氏、自己是个出身卑贱的人。他痛哭数日,下诏自谴,追认李氏为太皇后,欲罢刘娥皇后位。然而,当他想到刘娥对自己的培养、对父亲的爱、以及刘娥对大宋帝国的贡献的时候,仁宗不但理解和原谅了刘娥,而且从心里把刘娥当作亲生母亲看待,对刘娥的家人象对自己的一样。他同时重新安葬了两个母亲,把“双凤戏龙”化为“双母育子”,史称“明肃(刘娥)庄懿(李氏)之事”。 仁宗继承了刘娥的政策和作风,在位期间始终如一,被称作圣主。他能做到这些,也多亏了刘娥时期起用的大臣。比如,仁宗曾经想册立娇艳妩媚的张美人为皇后,废除郭氏,刘娥阻止了他。刘娥以后,仁宗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甚至默许张美人派奸医借看病毒死了郭氏,弄得朝廷顿时腐败衍生。这时候,刘娥时期起用的大臣范仲淹出来陈述利害,仁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罢了张美人,厚葬郭氏,追认为后,按照刘娥的做法,重用范仲淹等人,从此再没有犯过大错,政府保持了清廉和号令严明。 没有圣后刘娥,哪有圣主仁宗!刘娥不是完人,也有利欲薰心和听不进忠言的时候,有爱也有嫉妒、有善也有恶,但史籍对她的评语是“恩威皆浩荡”。 【多才多艺,集大成者】 刘娥通晓书史,皇帝批阅奏折起问,刘娥都能道出本末。也许正因为刘娥小家庭很喜欢文学艺术,真宗和仁宗重用的文武大臣及其往来友朋,几乎个个都是文学大匠,他们的诗句至今广为流传: ·范仲淹(副宰相):“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和“酒未到,先成泪”;·晏殊(宰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张升(副宰相):“多少六朝兴亡事,尽入渔樵闲话”;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皇帝诏书起草人):“红杏枝头春意闹”和“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欧阳修(副宰相):“庭园深深深几许”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柳永(进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等等,都是当时的流行名句和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至今还被经常引用。 武则天称帝虽是女性天下,可女性守寡的文化习惯并没有改变,“妇人一丧失,终身守孤孑”(白居易)。刘娥听政时期,女性守寡的文化习惯有所改变,“从二夫”的现象遍及皇室民间。皇帝一方面表扬“节妇”,一方面准许再醮;范仲淹和王安石等著名大臣的媳妇,都是公开“从二夫”,不再以守寡为“忠孝”。可以说,近代史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在中国的宋代就开始滋长了。 刘娥时期,宋室萌发过变法念头,起用的大臣大都有变法倾向,可惜,旧臣的嫡系把持了通讯渠道,扣押了范仲淹等人的革新奏折,结果,刘娥时期在革新变法方面没有特别作为。后来,他们重用的大臣的嫡系控制了宋室通讯渠道,使王安石的变法上通下达,形成了一个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